2015年04月13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4月6日—4月12日)

    本周焦点

    首款可商业应用的高性能铝电池

    我们将进入“铝”电池时代——美国华人科学家研制出首款可商业应用的高性能铝电池,其充电更快、寿命更长而且还很便宜,使用这种电池的智能手机充满电仅需一分钟,且750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无损。

    这种新型电池可取代目前广泛使用但仍有不足的锂离子电池和碱性电池。不过,该铝电池产生的电压仅为传统锂电池的一半,研究人员希望能通过提升正极材料的性能,最终提高铝电池的电压并增加能量密度。

    外媒精选

    意大利暗物质实验信号源排除暗物质与μ介子

    直接探测暗物质的实验已经进行多年,其中著名的意大利格朗萨索国家实验室的DAMA实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收集数据。DAMA小组曾宣称发现暗物质粒子,其作为一个有争议且未经证实的观察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重视。但据物理世界网站报道,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DAMA实验观察的信号源,既不是来自于暗物质也不是μ介子,很可能仅仅是数据收集装置的某个故障导致的。

    本周争鸣

    黑洞并不吞噬信息

    数十年来,物理学家们一直认为,黑洞是终极墓穴,是吞噬信息的实体,随着黑洞的萎缩以及最终消失,黑洞内的信息也会消失殆尽。但美国科学家最近通过计算证明,黑洞内的信息并不会消失,黑洞外的观察者能够恢复黑洞曾有的信息。这是否表明,困扰了物理学家们四十多年的黑洞“信息丢失悖论”或许已经被解决?

    一周之“首”

    微芯片上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

    由英国和日本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地将量子隐形传态的核心电路集成为一块微型光学芯片。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复杂的量子光学系统的大小整整减少了1万倍,下一步则是对整个量子隐形传态系统进行整合。该新研究为科学家最终制造出超高速的量子计算机和超安全的量子通信铺平了道路。

    新艾滋病抗体首个人体试验效果明显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对一种针对艾滋病病毒Ⅰ型的新一代强效广谱中和抗体进行的首个临床试验,取得明显效果。这种抗体被认为有望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开辟了治疗艾滋病的一个新领域。

    前沿探索

    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重启

    经过两年的升级维护和数月的精心准备,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于日前正式重新启动,开启第二阶段运行。此次LHC的功率有望提升一倍,主要任务是探索暗物质、反物质等更多未知领域。

    “量子冻结现象”具有普遍性

    最近,一个由英国、意大利等多国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通过详细的数学论证,证明量子关联冻结现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它与检测方法无关。他们还据此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利用一种球形重新定相隧道,不仅能防止退相干,或许还能逆转退相干。该结论对未来量子技术的发展包括通讯、计算、传感和计量具有重要价值。

    原子间热量流动靠“声子隧道”

    热量如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热传导还是热辐射?近日,美国科研团队凭借新的热量传递模型解释了间隙小于1纳米的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他们发现,在亚纳米级的间隙中,热量并不通过热传导或热辐射进行流动,而是通过热量流动的另一种方式——“声子隧道”。该发现解释了热量在亚纳米级间隙中如何流动的大难题。

    一周技术刷新

    “喷墨打印”造出软体机器人

    美国普渡大学科研人员日前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造出液体合金设备,能打印用于一切弹性材料和纤维上的柔性可伸展导体,这也被称作“机械烧结镓铟纳米颗粒”方法。该新工艺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柔性可伸展导体,直至软体机器人。

    “心脏芯片”帮助筛选药物

    美国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先进的“心脏芯片”(heart-on-a-chip)。该芯片是一个装在1英寸长的硅树脂上的搏动心肌细胞网,也是一个实际上的人类心脏组织的模型。经心血管药物测试证明,其可作为一种药物筛选工具。这种器官芯片代表人们在开发精准、快速药物毒性测试方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而最终,人体器官模型将取代动物用于安全有效的药物研究。

    奇观轶闻

    30年内,发现地外生命?

    NASA科学家们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研究人员已多次发现其他星球有水的证据。由此推断,地球生命在宇宙中并不孤单,人们会在今后10年内找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强烈迹象,在20年到30年内找到确凿证据——当然未必是智慧生命,更可能是“小小的微生物”。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