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创新故事
“大气污染看得见,水污染看得见,土壤污染却常被大家忽视。”2014年度中国十大三农人物创新奖获得者、河南省人大环资委委员党永富日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其实,土壤污染生态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统计显示,1978年我国化肥消耗量仅884万吨,到2013年却猛增到6500万吨,年均增长6%。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7%,肥料使用量却占世界30%。有关专家对我国农田化肥氮去向进行的初步估计表明,在氮肥使用中,作物吸收的氮仅占35%;11%挥发后污染大气;表观硝化—反硝化作用消耗34%,导致土壤污染,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大部分化肥、农药最终被残留消解在土壤和水中。
党永富,土壤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其残留污染土壤,引起土壤酸化板结,引发土壤重金属活性增强,还直接带来雾霾天气与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受污染耕地至少占耕地总面积的1/10。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农作物的根、茎、叶全部枯死,还可能严重破坏人体生理功能,甚至致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化肥的使用效果已大不如前,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化肥用得越多越减产的反常现象。在利用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的过程中,也约有20%—30%进入大气和水体,50%—60%残留在土壤中,真正能起作用的微乎其微。而除草剂的过量使用,也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长不出庄稼的“癌症田”。
出生于河南中部农村的党永富,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对除草剂的危害产生了忧虑。在长期的农业耕作过程中,他发明了奈安除草剂添加剂系列产品,既能发挥除草剂作用,有效除草,又能利用发挥作用的时间差复苏农作物生理功能,消解残留。继之他又试验化肥的合理用量,有效地减少了残留。他利用作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和国际讲坛等一切机会,呼吁全社会“两减一控”,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控制污染,让全社会更加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他开展公益性无偿救助显性药害面积800多万亩次,为农民挽回损失200多亿元;累计推广预防隐形药害8000多万亩次,帮助农民从当初的种地赔钱,实现了种地赚钱;研发肥料减量技术,为种粮农民带来了更多收获。
经全国120多位专家联合测试,奈安1号除草剂副作用防控与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不但能治理因除草剂残留引起的“癌症田”改茬问题,还能有效缩短除草剂对农作物抑制期,从7—15天缩短到2—3天,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10%以上。目前,我国除草剂使用面积已经超过15亿亩次,如果全部采用奈安技术,每亩增产100斤,每年可为我国新增粮食1500亿斤,相当于3.75亿人一年的口粮。“奈安3号”肥料促进剂肥料减量技术,在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2012—2013年大面积实验与推广中,平均实现肥料减量30%左右。如果在全国推广,每年可实现肥料减量1950万吨,有效控制肥料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党永富因此被业界誉为“揭开除草剂‘伤疤’第一人”“农资次生灾害防控第一人”“农业安全工程系统建设第一人”“中国土壤污染与生态治理第一人”,并成为“国家农药残留降解国际专利战略研究首席专家”。
党永富20多年开展农资应用逆向研究,开辟了中国农业安全工程系统建设与农资次生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得到了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他被评聘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生态安全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去年接连两次走上联合国讲坛,与世界分享土壤污染生态治理的中国经验。他还曾获得国际环境安全一等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中国三农人物创新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