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方案》和《意见》),全面部署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
科技日报记者就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有关问题,专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
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技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这两个文件有何意义?
赵树丛: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这是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头等大事。
《方案》和《意见》特别提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生存的资本和根基,国有林场林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主要功能是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要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这是对林业使命的新判断和对国有林场林区功能作用的新定位。
推进改革势在必行
科技日报: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
赵树丛:我国现有林地46.5亿亩,分三大块:一是集体林,林地面积27.9亿亩,已经进行了林权改革,林地承包到户经营;二是国有林场,林地面积8.7亿亩,由省、市、县分级管理;三是国有林区,林地面积9.9亿亩,主要由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
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但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严重。
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投入渠道不畅。
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任务,虽为事业单位却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和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国有林区产权虚置,政事企不分,林区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森林资源消耗,导致可采资源枯竭、森林和湿地面积减少、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困难,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状况。
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普遍面临着资源管理弱化、基础设施落后、债务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发展陷入困境等问题。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试点取得成效
科技日报: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开展了哪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这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怎样?
赵树丛:2013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和甘肃等7省开展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
一是绝大部分国有林场已定性为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二是根据所处区位、林地规模、管护难易程度等因素科学核定了国有林场事业编制。三是职工工资收入和社保参保率大幅提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5万元提高到3.4万元。四是许多林场将场办学校和医院、代管乡(镇)村的职责移交给当地政府,基本剥离了林场办社会的职能。五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规模和质量得到提升。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破坏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案件。六是增加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改善林场基础设施。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科技日报: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此次改革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哪些突出问题?
赵树丛:一是彻底解决国有林场和林区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林区办社会”等深层次问题。二是切实解决国有林场和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主体不清、责任不明、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国有林场和林区政策边缘化、基础设施差、民生保障弱等现实问题。
2017年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
科技日报: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已经明确,重点有哪些?
赵树丛:国有林场改革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二是合理界定属性。分三类界定国有林场的属性。三是创新管理机制。科学核定国有林场事业编制。实行以岗位绩效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经营性活动实行“收支两条线”。将森林资源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对国有林场场长实行森林资源离任审计等。
国有林区改革的重点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序实施“一停一转”。全面停止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转变林区发展方式。这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新阶段。二是逐步推进“一分一建”,即逐步推进政企事分开,建立精简高效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三是积极推进“两项创新”,即积极创新森林资源的管护机制和监管体制。
为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5年全面停止内蒙古、吉林等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2016年全面停止非天保工程区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7年实现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三是分类化解金融债务。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快深山远山林区职工搬迁。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