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
科学素质是创业创新的重要条件
胡俊平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成为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和热议的焦点。大多数普通公众对于“创业”和“创新”的说法不会陌生,但这种与“大众”和“万众”搭配起来的提法,还是颇具新鲜感。回顾一下,李克强总理首次这样提出的场合应该是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开幕式上,他希望通过更多人参与的创业和创新,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打造不熄引擎。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足以彰显创业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仔细品味,这4个词语之间的搭配并非随意,而是非常精准到位。创业与大众搭配,关注的是群体的属性,说明新时期的创业不再是精英们的专利,草根也能创业;创新与万众搭配,关注的是群体的数量,强调人人皆可创新,你我都在其中。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以及周边一些人曾经认为,创业和创新都是“高大上”;尤其是创业,属于梦想级别的内容,遥不可及。耳边时常还回荡着一句长者语重深长的话:创业艰辛啊。

    现如今,总理在这样一个端庄的场合号召我们更新理念,坚信普通人都可以创业,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多少人已经沉睡的梦想将被唤醒,神州大地又将迎来怎样的一片欣欣景象,这都值得期待。同时,也有不少人就要问了,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如何把豪言壮语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呢?

    就我理解,国家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是实现创业创新梦想至关重要的条件,并且为创业创新人员开辟了绿色通道。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是开展创业和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秦大河院士在政协会议上提议,将2020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纳入“十三五”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他发言的题目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筑牢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民科学素质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而科学素质对于人们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及社会事务的作用不可低估。

    创业和创新活动都需要有社会基础工程的支持。我国从2006年开始,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这成为创业和创新活动的土壤。“促进创新创造”加入到《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主题中,面向不同的人群,均有一系列的活动和培训来提高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中国科协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未成年人,激发他们创新的活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做好储备。面向大学生群体、城镇劳动者以及农民工,均强化了创业培训活动,提供创业实践的基地,契合了时代的要求。

    近期创客空间活动很火,我认为这是创业和创新两者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给大众带来了很多机遇。作为大众或万众中的一员,你的创业梦想或创新火花还会沉寂吗?让理想照进现实,让梦想成为真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