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决定未来。
从首都文教区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始终是汇聚英才的宝地。跨越60多年的共和国人才启示录,在这里揭示着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人才奥秘,解码出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人才基因,记录下追逐梦想、焕发激情的人才传奇。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天下者聚人才。上世纪中叶,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地区建立,昭示新生的共和国对科学的尊重、对人才的珍视。祖国如强大磁场,感召四海英才,大批海外学子纷纷回国。
留美科学家钱学森筹备回国,遭遇艰难险阻,美国海军次长称他抵得上5个师兵力,“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五年风波,总理关怀,外交斡旋,钱学森才登上跨越太平洋的轮船。最终,“两弹一星”问世,中国震惊世界。
有了“钱学森们”,才有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奠基。如今车水马龙的中关村大街附近,三栋简朴的中关村“特楼”里,留下了他们中许多人的背影。“科学救国”的梦想,变为“科教兴国”的奋斗,油田发现、导弹上天……一名杰出人才,堪比千军万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中关村完成了一次世界瞩目的人才集结,变身世界级科教高地。60多年来,一手科学研究,一手产业发展,中关村作为我国的人才“软口岸”,始终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屹立在世界的潮头。
今天,全国40%的“两院”院士和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工程师云集在此,奋力攀登自主创新的科技高峰;全国1/5的“千人计划”入选者汇聚在此,集成创新全球前沿技术成果;1万名外籍人才和2万名海外留学人才荟萃在此,带来了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理念,聚散着全球的信息流、技术流、资本流……
由他们创造的、中国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就陈列在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这个科技“梦工厂”里。
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赓续历史的使命召唤。中关村正在续写新的传奇。历史启示未来:“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这一次,中关村将在全球坐标系内寻找发展定位,吸引和延揽国际拔尖领军人才,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科技和经济竞争,得“创新创业的天下”。
(二)
人才成就中关村,人才圆梦中关村。
今天的中关村,既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如果说,新中国的第一个30多年,中关村是孕育“国家栋梁”、铸就“国之重器”的殿堂,那么,第二个30多年,中关村就是科技向产业延伸、人才与市场对接的海洋。
上世纪80年代,当科学家陈景润因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国家喻户晓之时,来自中科院的另一位科学家陈春先,在争议中“翻出围墙”,创办“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被誉为“中关村创业第一人”。
就像海明威笔下与鲨鱼争斗的老人,陈春先用自己长达20多年的创业历程,挣脱体制机制的束缚,开启了“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的中关村第一代创业之路。
以此为发端,个人计算机时代,以柳传志为代表的创业企业家,打造了联想、方正、同方等标杆性企业;互联网时代,以张朝阳、李彦宏为代表的高端领军人才,创办了搜狐、新浪、百度等时代性公司;移动互联网时代,以雷军、刘强东等为代表的新时代创业家,锻造了小米、京东等新潮流企业。无论成立早晚,它们都在科技浪潮中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30多年来,追随着钱学森的足迹,中关村涌动最澎湃的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浪潮。尤其是国家“千人计划”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兴业热情激荡。
邓中翰回国创办中星微电子、王晓东受聘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施一公回归母校清华大学、饶毅加盟北京大学、邓兴旺创办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满怀拳拳报国之心,他们来到中关村,根植北京城,用生命点亮创新火焰。一个个响彻海外学界、业界的名字,镌刻在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报国的里程碑上。
更新的一代也在崛起。高禄峰,沉浸互联网业十年后,投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自平衡车推向全球60多个国家;季逸超,疯狂的少年程序员,独立开发手机浏览器,获业界大奖,20岁创立巅峰实验室(Peak·Labs);齐麟致,高二学生,倾注热情在开发一款新型实景增强地图上,为了梦想,休学去开公司……有人说他们是天才,也有人说他们是怪才。在中关村,他们成长为“极客”“创客”——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中国最新一轮创业风潮,由此发端,席卷全国。
回顾这30多年,我们发现,中关村人,伴随改革开放浪潮,成为中国的创业先驱、企业先锋、产业先导。中关村今日成就,源于释放人才活力;明日成功,必须挖掘人才潜能。
一位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结束中关村的采访后,感慨在这里发现“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
因为这一代代中关村人,人才与教育、科技协同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这里成为激动人心的现实;人才与技术、市场高效结合,“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技术迁移和产业辐射,影响全国。
中关村人,也在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的伟大征途中,成就了拥抱世界、拥抱未来的远大前程。
(三)
营造独特生态系统,护佑人才创新创业。
为什么那么多人才首选中关村为创新创业地?
2014年5月的一天,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给中关村管委会的负责同志发了一条短信:“刚刚路过中关村一家咖啡馆,很想进去喝杯咖啡。五年前,就是在这个咖啡馆,我们谈起要创办一家公司,成就了今天的小米。感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叹中关村这片神奇的土壤。”
“时代+土壤”,这不仅是雷军的创业告白,更揭示了中关村的核心优势——把握改革发展的大势,营造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这“土壤”里有中关村地区无与伦比的科教资源。32所高校和200多个科研机构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人才。正在加快建设的中关村科学城,7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集聚了各具特色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校的老师、学生走到研究院,就是走进了中关村。
走出校园,盛景网联、达内教育、拉勾网等新型职业培训、招聘等机构,架起人才与企业的通畅桥梁。这里编织出一个特殊的人才培养、供给模式,持续产生新兴产业所需的跨界融合人才。
这“土壤”里有中关村的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中关村的人才观始终是全球视野。在这里,微软、英特尔、IBM、摩托罗拉、默克雪兰诺等大型跨国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探路人才全球培养、跨境流动。
中关村2014年新创办的1.3万家企业中,近半数是规模以上企业的高管、骨干离职创业。古永锵离开搜狐创办“合一网络”,陈本峰离开微软创办“云适配”,郭列离开腾讯创办“脸萌”……这些坚持要自己当老板,去接受市场经济考验的创业人才,多重裂变,形成了“中关村创业系”的百舸争流。
这“土壤”里有中关村日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27家创新型孵化器、110多家社会组织,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打造了支持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资金链条。
徐小平是中关村1500多位天使投资人中的一员,他说:“天使投资投的不是项目,而是人才和未来。”创业大街,中关村的新地标,车库咖啡、天使汇等大批创新型孵化器,正吸引着梦想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这“土壤”里有把创新创业作为生活方式的创业文化。当创业被视为一种触犯禁忌的冒险行为时,中关村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当创业成为大众热议话题,中关村人“把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激情的梦想家、疯狂的创业者,在此不孤独!
围绕人才资源,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这里有机结合。中关村汲取利用各种优势资源,“领军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业服务、创新创业文化”等六大要素,“市场、法治、政策”三大环境,共同构成了这片神奇的土壤。
一代又一代的中关村人,获益于这片土壤,也持续参与营造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有了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这片神奇的土壤,“短板理论”走向“长板理论”。创新者、创业者、管理者、投资者、科技中介等在此汇聚,你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就能通过合作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不拘一格用人才,超常的人脱颖而出,各类极客、创客、怪才有了自由发挥和翱翔的空间。
(四)
“特区”搭建平台,改革“松绑减负”。
2011年3月,一份盖着15个中央单位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红印的文件发到中关村,改革浪潮激荡示范区。名为《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出,要在中关村加快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国家级人才特区。
改革是中关村永恒的主题,是中关村发展的源泉,中关村一直在持续打破阻碍人才流动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吸引机制。
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的高源博士在这时毅然离职回国,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国家建设人才特区的气魄、眼光和实实在在的举措鼓舞了我。”他注册成立泰合源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厚度仅为13.78毫米的防弹透明装甲玻璃,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并迅速投产。
如果说,1978年,中关村迎来的是为“民营经济”松绑的产权改革,2011年,中关村迎来了为“人才潜能”松绑、减负的机制改革!
为了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部委在中关村实行了重大项目布局、境外股权和返程投资、结汇、科技经费使用、股权激励等13项特殊政策,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重大项目布局”政策落地了,北京市连续5年每年统筹100亿元重大项目转化及产业化财政资金,已支持高端领军人才在云计算、物联网、能源与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转化了715个重大创新项目,累计投资397亿元。
“科技经费使用”政策落地了,北京市属所有科研项目均纳入改革试点范围,采取提高间接经费列支比例、科技经费分阶段拨付以及后补助等方式改革,仅2014年,科技间接经费列支额度就达9000万元,有效调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新的人才管理制度出现了。科技部等中央单位和北京市在中关村建设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人才不用“跑经费”,不必为生活琐事烦心,能集中精力搞学术,“下了飞机就可以拎着包直接进实验室”。同时,五年一个周期,科研成果进行国际同行匿名评估,没有通过者自动离职,尊重规则,优胜劣汰。
中关村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产业技术联盟和企业,设立、并购海外研发中心,与境外高校、顶尖科研机构、企业、科学家合作,逐步建成全球开放实验室网络。
如今,广为人知的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新四条”政策已由国务院批准向全国推广。2014年出台的“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北京市级改革政策,又为中关村注入新活力。
谈起“京校十条”,曾任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秘书长的1898咖啡创始人杨勇兴奋不已。“新政策有一条,鼓励高校老师作为天使投资人为学生创业投资,这将大大有助于跟踪了解专业领域科技创新的前沿动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5年1月21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第41次会议,中组部牵头,20多个部委参与,研究讨论《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措施》拟推出8项改革措施,包括简化“绿卡”办理程序、简化签证审批程序、扩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对外开放、鼓励外国人创业……
为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于近期召开会议,研究8项措施落地的实施细则,更好地服务广大创新创业人才。
在改革的“深水区”继续摸索前行,未来的中关村,人才将有更大舞台、更少束缚。
(五)
释放人才潜能,引领产业变革。
计算机能否看懂这个世界,几十亿计的安防摄像头如何解决“看不见”和“找不到”的难题?由天使投资人牵线,一名“商人”和一名“极客”,在中关村发生化学反应,创办了计算机视觉公司格灵深瞳,向这一领域发起冲击。
中国的无人机如何告别观赏、娱乐型阶段,为各行业提供实际支撑?两名80后在中关村创办中航智科技公司,研制出的共轴反桨式无人直升机,在国内民用市场技术最成熟、有效载荷比最大,飞行控制系统国际领先。
风起于青萍之末,只有真正的智者方能察觉。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等发达国家创新战略纷纷出台之际,中关村就已经敏锐地嗅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气息。依靠高端领军人才优势,一个个“格灵深瞳”“中航智”正在生长,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在中关村打响。
这份敏锐来源于中关村万千人才的智慧。尤其是海外高端人才的加盟,让中国第一创新高地避免坐井观天、画地为牢。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借助行业领军企业,中关村外籍人才超万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数万名。
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先后培育和转化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脑干胶质瘤突变基因、摩擦电纳米发电机、三维感知、嵌入式FPGA芯片等大批前沿技术项目,加速推动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纳米纤维膜材料、量子通信等创新成果在中关村转化落地。
新项目落地,新产业勃兴。坐落于北京昌平、占地约10平方公里的未来科技城,瞄准未来发展趋势,汇聚了15家中央企业的创新资源,在低碳清洁能源、民用航空技术等领域打造了一批新型科研机构,集聚了162名“千人计划”入选者,培育出“太阳能薄膜电池”等51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项目,并将在中关村不同分园区实现产业化。
万千人才在中关村如鱼得水,大小企业在中关村蓬勃生长。看似各行其是的创业者,在中关村最终汇集成撼动世界的科技与产业力量。软件、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计算机与网络、光电显示、生物医药和环保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在中关村形成。
2015年初,中关村又启动“创业中国”引领工程和“互联网跨界融合引领工程”,将率先打造“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格局。伴随着技术转移的合同、合作园区的建设,中关村人才潜能的释放也将辐射全国。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显其能。”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国将不再落后。
(六)
全球竞逐人才,建设创新中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使命,新责任。中关村进入又一个新发展期。
摸索着新的发展路径,中关村谋机制,谋产业,更在谋人才。人才到哪里创新创业,就个人而言,只是一次人生选择,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却是生死攸关的资源竞争。
进入新时期,全球化进入“人才流动”的第三阶段,国际人才竞争更加紧迫。美国的移民制度上写满“只欢迎人才”,一年发放近20万张人才绿卡;硅谷创业公司的老总有一半为外国人才;新加坡设立“国家猎头”全球搜揽人才……国内领先未必国际领先,中关村的人才竞争力迎来新挑战。
敢为天下先的中关村,构筑起一个助推协同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跨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吸纳全球拔尖领军人才,在中关村共圆创新创业、人才强国的“中国梦”。
坐落于美国硅谷核心地带的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正在积蓄力量。一支由政府推动,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顶尖科学家共同打造的新兴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活跃在硅谷。基金发起人之一、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张首晟雄心勃勃,“要投资人才、投资未来”。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以色列,中关村的一批境外创新平台瞄准尖端技术,吸引和“柔性”开发高端人才。
一年多以前,褐色头发的雨果·巴拉从谷歌离职来到小米担任全球副总裁,小米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建设得到强力推进。百度引进微软公司原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又在硅谷聘任国际人工智能权威学者吴恩达作为“百度大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关村领军企业在海外设立多达562个研发和分支机构。“中关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24小时不间断地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顶尖千人计划”专家王中林创办的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两年多时间内,取得70多项国际国内专利,他正在谋划利用海浪动能及纳米自驱动装置开发“蓝色能源”。“这个技术一旦应用,在海面上产生的最大发电功率可以与三峡大坝媲美。”现在,北京市一个崭新的顶尖人才引进计划——“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正在酝酿,目标是研发颠覆性原始创新技术。
人才竞争向来影响国家兴衰。二战中后期,美国大力搜罗德国科学家赴美,有计划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奠定了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稳固基础,科技实力领先世界。今天的世界人才竞争,并非发生在战火纷飞年代,却同样关系民族未来。
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中国对人才的渴求从未如此热烈。身处中国,人才成长成功的土壤从未如此丰沃。进一步打破藩篱,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的要求,也从未如此迫切。
人才的竞争,最终是制度的竞争。能否打破一切阻碍人才潜能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关村,世界瞩目,全国期待,先行先试未有穷期,深层改革尚在路上。
“得天下者汇人才,聚人才者得天下。”持续六十载的人才启示录,正在中关村续写。中央坚定支持,首都全力建设,坚持改革开路,中关村必将持续汇聚怀揣梦想的天下英才,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创新伟业,再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