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琳琳
■代表委员访谈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7人,自然村离乡镇路程五六个小时,民族间语言不通、交流有障碍,优秀教师招不进、留不住……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州彝族自治州面临着同样的教育困局。
“做民族地区的一州之长,压在心头的第一件事,就是人才问题——发展经济需要人才、改善百姓生活质量需要人才、脱离贫困也需要人才。不做教育就没有人才,西部地区就永远也发展不起来。”凉山州州长罗凉清代表沉重地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是人才优中选优,而在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的优秀师资和生源,也跟着大江大河,从深山高原‘流’向平原盆地。”
“回流”的现象更让人无语。在藏族同胞聚居的甘孜州,有的藏族学生在学校毕业后,到汉地工作后仍然不适应,又回到了高原上。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代表的感受更加深刻,“因为双语教学师资不够,一些藏族学生上了几年正规学校后,抱怨‘不上学还会放牛,上学耽误了功夫不说,回来连牛都不会放了’。”
不能说国家不重视,教育部曾经为了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一度发文指导农村地区撤并教学点,后因配套的校舍、校车等设施跟不上,某些地区辍学率不降反升。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学校撤并的幅度远远大于学生减少的幅度。十年间,平均每一天在中国农村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
凉山州也不例外,“乡镇学校的宿舍拥挤不堪,小学生下铺睡三个学生,上铺睡两个学生的情况让人揪心。”罗凉清说,鉴于实际情况,几年前又恢复了很多村以下教学点,“政策出台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尤其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
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两位州长代表一直在探索培育“永久牌”本土人才的道路。
甘孜州的“订单定向”培养教育模式取得较大成效。为了让本土学生能够获得较好教育并能再回到家乡服务地方建设,甘孜州制定了在州长一个任期内完成1500名学生的计划。比如,先将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招到工作岗位,州政府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制定加试藏文和降低录取分数线等倾斜政策,使得双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成后直接回到甘孜州的岗位上。
“现在已经完成700多人的培养,效果非常好。”益西达瓦说,他们最紧缺的会计、医生、旅游、法律等人才都在这种模式下有了一定保障,“以后还要增加环保技术、工商质监、三大通信运营商技术人员等专业,尤其是带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唐卡、藏医等专业。”
罗凉清说:“教育不是一个任期就能见政绩的事,但多难都得往下做,还得遵照本民族本地区的规律,把它做实做好。”(科技日报北京3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