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访谈
“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到我们国家的实验室来参观都会惊讶,同时也羡慕我们居然有这么先进的仪器设备”。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对近年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印象最深、同时感觉受惠最大的,就是国家对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如何产出与国际一流科研硬件相称的科研成果,是他更为关心的问题。
蓝闽波回忆,2001年他刚从国外留学回来时,申请到一个海归人员基金,经费仅2、3万元,连仪器设备都买不起,基本靠借。“现在局面几乎倒转”——我们用着世界最好的仪器设备,而去美国诺奖实验室看,他们的设备则显得非常“朴素”,甚至有些也要靠借”。
在科研基础设施硬,实力强大到有些“任性”的良好平台之上,为什么还没有产出相称的成果?“大环境一定要变,首先是科研评价导向要变;再比如科研人员的理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改变”。蓝闽波说。
蓝闽波告诉记者,他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的西罗姆教授是好朋友。他在应邀参观他们的科研基地时吃惊不小——一个出了23名跟诺贝尔奖有关系的科学家的地方,只有三栋三层小矮楼;而西罗姆教授本人,正是3D喷墨打印墨水的发明人。
美国加州政府曾购买了西罗姆的一种可以吸热的炭黑,“他们在沙漠中建起一个基地,中间放置表面涂满炭黑材料的柱体,四周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直接用于清洁能源发电”。讲到这里,蓝闽波显得有些激动——“人家的发明就是这么简单,成果转化就是这么容易!”
“而西罗姆在他们学校只排名第五,这个排名是有讲究的”。蓝闽波介绍,耶路撒冷大学有一面教授照片墙,排名次序并不像中国一样论资排辈,院士先行。“排第一位的教授成果转化每年给学校带来一亿美金的收入”。
“但我们科研人员的首要追求是评职称,并且论文、项目和科技奖是硬指标。至于成果转化,被普遍看作层次很低的事情。”蓝闽波认为,以色列拥有世界顶尖的科技实力,主要因为他们有利的“大环境”——“科学家对科技做出了程度不同、性质不同的贡献,都能得到相应不同程度的认可”。
(科技日报北京3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