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27日 星期五
集宁南站的客运员
通讯员 安慧霞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本报记者新春走基层 

    春运返程开始了,一拨又一拨旅客涌向集宁南站。对于客运员刘晓乾和同事们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光。

    这几日的早晨,天气出奇的冷,集宁南站的客流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刘晓乾总在站台上引导旅客上下车,黑色的围脖和帽沿儿上敷着一层冰霜。“7号车厢在哪儿?”“这趟车几点能到目的地啊?” 一天下来,旅客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刘晓乾要回答上千句。

    集宁南站是二等客运站,虽然客流发送量不及大站,但由于车站位于集宁至二连浩特、集宁至包头、集宁至通辽、集宁至张家口4个方向的交会处,过往列车多,中转换乘多。客运员每天接发74趟客车,春运时达到80多趟,平均每10分钟出场作业一次,最长连续2个多小时接发12趟车,忙到回不了屋,中午时分,大伙也只能挤出15分钟的时间轮流吃饭。

    “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最让姐妹们发愁的是夜班。”刘晓乾搓着冻红的耳朵笑着说。集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20℃多摄氏度,到了晚上,西北风在空旷的站场里呼啸,站立的久了,穿着毛裤套棉裤、棉袄加羽绒服都能感受到风直往皮肤里钻。常年的寒冷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许多职工年纪不大就患上腰腿疼痛等毛病。

    春运期间客流大,客运人员常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旅客,抬着轮椅上下楼梯、扛着行车送上车、搀着老人送出站、忙着找寻旅客遗落在车上的物品……这样的画面每天都会出现多次。“旅客需要时,我们就在眼前;旅客迷惘时,我们走到跟前;旅客无助时,我们及时支援。” 刘晓乾说,忙并快乐着,是客运员们工作最大的感受。

    到了晚上20时,夜班的客运员按时上岗接班,刘晓乾和姐妹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有的嗓子喊哑了,有的腿脚站麻了,但大家疲惫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旅客能平平安安回家,快快乐乐过年,付出就值了。”

    寒冬中,春运旅途上,年轻的客运员们用她们微薄的力量,温暖着千千万万旅客的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