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朱马太·哈吉拜 姚凤君 曹学春 陈君 李先 端木银熙 郭高升 周刚 刘家富 王贺祥 吴有彩 彭友达 熊绍艳 张良林 |
2014年7月,中国科协启动了“乡村情·科技梦”——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推选宣传活动。在31个省级科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选的308名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中间,经过中央媒体和农学会专家的两轮评审后,产生了100人入围名单,并从11月24日起在人民网展播,共制作发布网页104个,编发文字约11万字,图片486张,采集上传视频总长度约780分钟,一个月内网友点赞105万人次。
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基层科技工作者宣传的指示,更好地发掘和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扎根农村的生动实践和可贵精神,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以“乡村情·科技梦”为主题的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推选宣传活动。活动经历了基层推选、专家评审、网络展播、媒体宣传等各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4年7月,中国科协正式发文启动了“乡村情·科技梦”——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推选宣传活动,31个省级科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经过层层遴选、认真把关,共推荐上报了308名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协组织主要中央媒体和农学会专家经过两轮评审,以导向正确、立足基层、事迹突出为评审原则,优中选优产生了100人入围名单。名单产生后,各地科协对入选人物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挖掘,原创采集了大量图片、视频,最终形成了100位人选的报道集。
2014年11月24日,人民网正式推出推选宣传活动专题页面,页面创新运用瀑布流和延时加载技术,通过原生态的文字、图片、视频报道,立体展示100位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11月至12月期间,100个乡村科技故事陆续登上人民网,滚动更新首屏播放的人物特写。展播期间,形成网页104个,编发文字约11万字,图片486张,采集上传视频总长度约780分钟,一个月内网友点赞105万人次。
活动启动以来,中央媒体刊发了相应报刊报道28篇,网媒报道一百余篇。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易、搜狐等主流媒体发布了活动消息,光明日报在显要位置刊发了专题公益广告。专题页面在人民网上线后随即作为科技频道的头条,并在人民网首页位置进行了专题推荐。2015年,活动将在《科协论坛》开设专栏,编发100名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简要事迹。
与此同时,随着活动的推进,各地方科协也通过开设网站专栏、在地方主流报纸刊发人物通讯、在电视台展播先进事迹视频等方式,联动开展了对农村基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掀起了一轮宣传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热潮。湖北省科协在政府网站开设了专栏进行宣传;江西省科协在《江西日报》上组织刊发了《“稻痴”杨玉梁》的通讯,并将邀请入选的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到省科协为干部职工作专题报告;贵州省科协依托与贵州电视台合作的《智汇贵州》栏目对入选者事迹进行宣传;海南省科协将视频推荐到当地电视台与政府网站播出。
本次活动以身边人的视角,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了入选人物在乡村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和可贵精神,通过宣传他们扎根农村,献身科技事业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热爱科学、奉献乡村的良好形象;通过挖掘和提炼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身上的动人情怀和可贵品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代表速写
熊绍艳 乡村教师的中药材致富路
在边远山村小学代课25年后,一纸取消代课教师的公文让熊绍艳告别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面对现实,她曾徘徊但并未消沉,思量再三后走上自主创业之道。
通过网上查询、熟人咨询、市场调研后,熊绍艳将目光锁定在贵州优势资源——中药材。精心的准备和细心的培植,熊绍艳第一年的试种就收获颇丰:太子参亩产效益高达1.8万元,是普通农作物亩产收入的十数倍。
2012年6月5日,贵州省大方县赛时代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熊绍艳当选为理事长,成员皆为女性。当时,她和农户就建起了太子参、党参等中药材基地共计1368亩。如今,合作社太子参种植面积已达2381亩,带动农户种植太子参3000亩,三七100亩,党参1000亩,丹参500亩等,预计收入超过300万元。
“我在代课教学岗位上工作25年后走上自主创业之路,2013年又被评为市级农民讲师。作为农民讲师,我更有责任让大家一起富起来。”熊绍艳说到做到。几年来,合作社解决返乡妇女农民工就业超过1万余人次,返乡妇女农民工创收超过60万元。
2013年,现任贵州省大方县赛时代中药材种植技术协会理事长的熊绍艳,被聘为县级、市级农民讲师和贵州省合作社联合会理事,并荣获“大方县双学双比女能手”、大方县“十佳”创业带富能手等称号。
刘家富 为大黄鱼倾尽一生
从寻觅大黄鱼临产亲鱼到保活驯养野生鱼,再到构建人工繁殖的基础亲鱼群体,直至产业链形成……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农业推广)研究员刘家富,为大黄鱼产业倾尽一生。
1990年,历经5年科技攻关后,刘家富将濒临资源枯竭的大黄鱼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全人工批量育苗。1995年,一举解决养殖大黄鱼的生长速度慢的难题,为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奠定基础。1996年起,刘家富以试验场作为大黄鱼养殖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与信息服务,积极推广大黄鱼养殖技术。
30年科研攻关,刘家福及其团队将濒临资源枯竭的大黄鱼,开发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其养殖技术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其他30多种海水鱼类开发。2013年,形成年育苗量超17.6亿尾、养殖产量10.5万吨、总产值110.5亿元的大黄鱼产业,并带动渔网具制作、饲料供应、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以及30余万劳力就业。
被誉为“大黄鱼之父”的刘家福,收获了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全国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突出贡献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
“为保护与开发我国海中‘国鱼’大黄鱼而造福世人,已萌梦40年、圆梦30年,我愿再奋斗终身!”年过七旬的刘家福依然活跃于大黄鱼种质保护一线。
李先 深挖大棚蔬菜致富经
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落后村,变成年人均收入14000多元的省级文明生态村;从一个交通闭塞的偏僻村,变身为北方蔬菜市场赫赫有名的专业村。河北省定兴县北庄头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村党支部书记李先发展蔬菜经济致富密不可分。
1991年,李先上任北庄头村党支部书记后,将大棚菜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来抓,把普及棚菜种植技术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2003年,他整合全村棚菜种植生产要素资源后,定兴县昌明农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实现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的产业链。2008年,“昌明”蔬菜品牌认证后,形成“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目前,全村已发展为保北最大的蔬菜专业村之一,实现设施蔬菜规模种植达6000多亩,年产甜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7000多万公斤,产值达9000多万元,还投资200万元建成占地3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
“不让老乡亲富起来,不让这片土地变成‘聚宝盆’,就对不起父老乡亲,更对不起共产党员这个称谓。”在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李先的争取下,河北农大将该村列为实习基地,并为村里培养了更多农民技术能手。
曹学春 逐梦抗寒水果的斗士
“这里虽然没有我一棵树,但看着百姓富了比我自己富了还高兴。今后,我还要推广果树无公害管理,让大家的果儿卖得更好。”
说这话的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果树协会理事长曹学春。这位全国先进老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带头人,三十年如一日执着研究抗寒水果培育。
说起与抗寒水果结缘,源于曹学春让乡亲吃上自家地里长出水果的誓言。“宽甸冬天最冷时零下三十来度,当地无法栽培水果,只有野生的梨和苹果,很多人都吃不起外地运来的水果。”曹学春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他从熊岳农校果树专业毕业回到宽甸后,三十年如一日进行研究,先后引进113个品种水果做引种试验。
“我们最怕的就是大冻害,五年一小冻,十年一大冻,1980年的大冻害让县里引种的水果全军覆没。”经过三次大冻害后,曹学春终于选出燕红桃、银白桃、寒富苹果、金翠香梨四个适合宽甸寒冷气候栽培的水果品种,并在鸭绿江下游建起了第一个银白桃果园。
为示范户搞培训,对农户栽树进行现场技术示范指导,成为曹学春终日奔忙的必修课。此后12年间,这些抗寒水果推广到了全县十多个乡镇,均试栽成功。在不断引种试验的过程中,曹学春还自己钻研果树管理理论。
2014年秋天,这四个水果品种在宽甸种植面积已达9.7万亩,辐射了9000多户农户,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6.8亿元。
“不仅满足了宽甸人吃上自产水果的愿望,果子还远销全国甚至运往越南。”曹学春自豪地说,“当北京的桃子下市十天后,我们的燕红桃就来接力了。”
退休后的曹学春并未停歇,这位76的老人每年还坚持免费为果农开展集中培训、分期培训和入户指导;对前来取经的周边果农,他手把手地传授技术;为提高培训效果,他还自编果树管理系列知识手册免费发放给果农……
“果农见了我很是感谢,说我是财神爷,去谁家谁就能发财。”曹学春坚守的这一切,只为“让大家的果儿卖得更好。”
王贺祥 心系农民的蘑菇科学家
“科学研究的成果锁在抽屉里没有价值,要尽快推广示范后真正落地,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他就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贺祥,也是京郊农民口中的“蘑菇科学家”。
如果说2006年,王贺祥在延庆推广双孢蘑菇项目,是为解决玉米秸秆和牛粪的污染问题。2009年在昌平区推广栗蘑,则着眼于当地实情变废为宝。近年北京郊区种植了大量板栗树,修剪下来的枝杈堆放在地头,不仅占地还易滋生病虫害,天干物燥时更有火灾隐患。随着京郊板栗树种的越来越多,板栗价格日渐下滑。王贺祥想到科学利用这些枝杈栽培栗蘑,就地取材帮助农户增收。“栗蘑是一种长在板栗树下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身为北京市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的王贺祥说,当时利用北京市科协的“科技套餐配送工程”这一平台,选择昌平区延寿镇试点人工培育。从几个农户开始示范种植,之后再让其他农民观摩。
“不少村民吃了栗蘑后,说我们人工培育的和小时候吃的野生栗蘑味道一样鲜美。”王贺祥告诉记者,由于方法简单易学,栗蘑试验成功后很快就得以推广。目前,在昌平已有一百多户农民种植栗蘑,每年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在王贺祥看来,栗蘑推广之所以能在昌平做成功,一方面因为农户对栗蘑的接受度高;另一方面,他们把“技术活儿”交给了有资质、有设备的昌平区美佳兴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做菌袋、培训,还为农户提供烘干回收和冷库保鲜服务,每年推广栗蘑约300万袋。每年四月,农民买菌袋埋到板栗树下进行仿生态种植,由于不喷农药、土壤水质适宜,六月就能收获如同野生般的栗蘑。“栗蘑适宜在4月—9月种植,但每到6月栗蘑丰收时,价格就会下降,不少农户就做成栗蘑干,等到冬天再出售。”于是,王贺祥又想到了反季节栽培,从2013年起,人们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栗蘑了。
就在记者采访前几天,王贺祥指导栽培的反季节栗蘑,代表昌平区参加了北京市旅游协会和烹饪协会主办的“农家院特色美食品鉴活动”,其中栗蘑宴、栗蘑小炒肉和栗蘑肉饼分别获得了十佳农家宴、十佳菜品和十佳面点的称号。如今,栗蘑已成昌平的另一张名片,每年六月到春节前后,人们不仅能在农家乐中遍尝栗蘑做成的佳肴,还能体验栗蘑采摘的乐趣。
关于未来,王贺祥的想法是把栗蘑普及到北京各区县,“不用做太大,每年推广500万—800万袋就可以了。”
朱马太·哈吉拜 30年坚守农技推广一线
30年前,在帮助农民喷药时,他因公受伤,致使右腿残疾。由于长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引发胯骨磨损感染,又做了七次手术。别人10分钟能走完的路程,他要一步一步地“挪”上半个小时。
他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朱马太·哈吉拜。“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家丰收时候的笑脸,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朱马太·哈吉拜说。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31年执着坚守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朱马太·哈吉拜不仅赢得了数不胜数的“笑脸”,也收获了傲人的成绩单。他独立主持与参加的科技项目达18项;在全县共进行科技培训355期,培训人数3.9万人次;先后获县级以上50多个荣誉称号……
数字很枯燥,带给农民的实惠却在眼前。2006年,朱马太·哈吉拜在吐尔洪盆地首次引进青贮玉米,亩生物产量达5000公斤,解决了饲草料短缺的问题;承担“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并示范推广新品种12种,目前富蕴县覆盖面积达15万亩以上,创造经济效益达1500万元。
张良林 三股“劲儿”造就科学养鸡梦
探路子的“钻”劲、带动群众致富的“干”劲和不认输的“犟”劲,熟悉安徽省灵璧县虞姬养鸡协会支部书记、会长张良林的人都说,正是这三股“劲儿”成全了科学养鸡梦。
张良林的“钻”劲体现在科学养殖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研发出“京皖牌”鸡笼并投入市场。很快,灵璧周遭800里的养鸡户将散养改成了笼养。此后,他成立了“灵璧县林汇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灵璧县良林家禽专业合作社”等,一举成为专业养鸡的致富能人。
“我是农民,我也是养鸡户。养鸡协会是大家的,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的一个平台。我就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改变所有养鸡户松散经营、效益低下的状况,提高技能,真正让每一个养鸡户都富起来。”这就是张良林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干”劲。如今,灵璧周边10万农民走上养鸡致富路,会员养鸡户年养殖纯收入达44700元。
张良林的“犟”劲则表现在研发富硒蛋上,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一想法不现实。不言放弃的他,与技术人员反复实验种植富硒农作物,用有机食物精心喂养“特种鸡”,“旭超”牌有机富硒鸡蛋最终如约“出炉”。经国家农副产品检疫检验中心检测,有机硒的含量是普通鸡蛋的10倍,人体吸收率逾90%。
陈君 用温泉蛋致富的八零后
“从小就和家禽家畜打交道,考大学时我选择了农业大学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希望学成后重回家乡,带领乡亲们用科学的方法一起养殖致富。”
身为海南省屯昌绿屯利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的陈君,有着八零后的乐观开朗,却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果敢和担当。大学毕业后进入和养殖有关的公司工作,从销售员一直干到销售主任,在福建过着惬意的白领生活。
2011年,她注意到媒体报道海南80%的鸡蛋从外省运进岛,且全国售价最高。“为什么不回海南老家养鸡呢?闯市场锻炼自己创业!”一直想创业的陈君觉得时机成熟了。
2012年7月,陈君说服丈夫廖文兵从福建回海南创业,在离屯昌县20多公里的山上租了35亩地养鸡。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急需的地方,从整土地、搭建鸡棚,到架设电线、引入山泉,夫妻俩亲力亲为。
“创业中资金一直比较困难,两个人放弃一切回来创业,问题也在一点点解决。”陈君说,最开始投了三十多万,除了自己攒的一部分,“同学和朋友很给力,五千、一万的借给我们。”
2013年6月,陈君夫妇饲养的鸡开始下蛋,问题却接踵而至。吃惯了白壳蛋的本地人,对纯天然的褐壳蛋并不认可。“市场批发推不动,只好由人缘好的亲戚带去村里一边科普一边零售。”陈君告诉记者,色泽鲜艳、味道鲜美、品质新鲜的乌坡温泉蛋,很快得到村民认可,并出现热销断货的情况。
付出终有回报。陈君夫妇的创业精神也感动了很多人,各级政府的相继支持缓解了燃眉之急。2014年,屯昌县扶持30万元资金,帮助扩大养鸡规模,县里还筹措90多万元,平整硬化了通往养鸡场山上一公里半的山路;省科协也扶持了10万元资金……
2014年4月2日,陈君对这个日子记得格外清楚。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来到养殖场考察调研,对他们的创业精神表示赞赏和肯定。在参观鸡舍、包装车间等生产设施设备后,陈章良表示,这样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并不多见,自己生产饲料、在山里面笼养、用的是无污染山泉水,这里生产的鸡蛋完全可以叫柴鸡蛋。
采访中,陈君不时对记者说,他们的创业多亏了各级领导的大力帮扶和宣传,一定不能写成一个人的功劳。
“养鸡场现在有一万头鸡,一个鸡一年能产约310个蛋。”陈君说,照此估算,今年纯利润应该有三四十万,明年要发展到3万只存栏鸡。
“农民缺乏的是技术和信息,我们把肉鸡与蛋鸡养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教给他们,让优秀的人员富起来后带动更多人致富。”由陈君和廖文兵2013年成立的屯昌绿屯利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有农户14个。夫妻俩负责把鸡苗养到五六十天时,打好防疫针后再卖给农户,农户生产的鸡蛋也由合作社统一回购后售卖。
陈君告诉记者,作为八零后的大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荣誉,将激励自己和丈夫在温泉蛋致富之路上越走越远。
郭高升 传道授业的“玉米奇人”
“他从小就爱‘钻’,年轻时就自己开始研究玉米增产的事儿,这一干就快五十年了。”说起山西省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高升,发小崔天保如是说。
1996年起,郭高升主攻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并获得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和“一种红蜘蛛防治方法”。他种的玉米亩产达1326公斤,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民种植玉米12000亩,辐射区人均增收达400元……
一到播种的季节,“玉米奇人”郭高升就组织农户学习技术,每年每个村能组织20多场培训,来自赞比亚、摩洛哥、朝鲜等国家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作为一名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乡土专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掌握的玉米高产技术传授给农民朋友们,让大家共同致富。”不但在当地传道授业解惑,郭高升还多次被邀请到洪洞、安泽等地宣讲“玉米高产叶龄管理模式”。
如今,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在襄汾及周边县市的近百万亩玉米生产中得以应用,普遍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襄汾年均种植玉米50万亩,仅这一项技术,就为全县净增产粮5000万公斤,可解决10万人的口粮问题。
端木银熙 情牵水稻育种50载
“育良种也育精神,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人们远离饥饿,吃上好饭。”这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端木银熙,50年来逐梦水稻育种的原动力。如今,他的水稻育种遍种于苏州地区的一半水稻田中。
在常熟育种,只能一年一熟;而海南,由于光热充足,则可一年两熟,更便于育种鉴定。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端木银熙的水稻育种团队移师海南,至今他已往返海南近40次。
找到了水稻育种更适宜的环境,研究人员却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每次往返都要经历长途跋涉,还要忍受海南的高温酷暑和强紫外线的照射。除却手臂被晒到脱皮,毒蛇和马蜂的骚扰更让人胆战心惊。由于酷暑流汗进入眼睛无暇擦拭,端木银熙在水稻育种中落下了“眨眼抽搐”的病根。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年近70的端木银熙依然奔波于常熟和海南两地。
从1976年起至今,端木银熙已主持育成常规粳稻新品种12个,主持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江、浙、沪、皖、鄂等五省、市已累计推广5000万亩,增产粮食15.0余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约2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