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把1块钱投入治未病,我可以节约8.6元医疗费用。”在去年12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以“中医‘治未病’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上,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说:“可是谁给我1块钱呢?现在还是把钱往病上砸。”
与会专家一致呼吁,应尽快建立“治未病”工作与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之间工作机制,探讨在医疗机构类别中设置独立中医预防保健机构的可行性,加强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和基础标准研制,协调收费、院校教育、职业技能分类等相关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中医“治未病”是指预先采取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形成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三级预防体系。《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07年开始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如何利用国家医药资源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疾病,有病到医院看医生。”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陈传宏表示,当前需通过“治未病”预防保健减少政府和老百姓医疗负担,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发现糖耐量异常,就应该开始干预,等到确诊为糖尿病就晚了。”王琦希望通过“治未病”将“关口前移”,打破预防与医疗投入1∶8.6的局面:“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医院到社区、家庭拓展中医学服务功能。如果我们在‘治未病’过程中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国家的社会保障将不再是现在的状态,而是会层层下移、中心下移。”
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参与性已经成为当今医学模式。医学的目的已经发生转变,不是疾病的医学,而是健康的医学。“我们将大量资金投入医疗技术手段,还是解决不了人体健康问题,而‘治未病’应该可以做到这种转变。”王琦认为,健康是指人的不同个体在生命过程中与其所处环境的身心和谐状态,及其表现的对自然及社会环境良好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治未病”恰恰可以完成这一使命。
然而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会心痛的是:“前几天我在一个会上,听某地方领导把‘治未病’读成‘治末病’,他读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
虽然“治未病”没有“深入人心”令他心痛,但他并没有回避目前“治未病”存在的问题,“医疗机构推广‘治未病’不仅存在科室功能定位问题,同时‘治未病’项目缺乏收费依据,不创收,政府补偿不到位,‘重形式、轻内涵’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些难题。”
“治未病”服务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路线图指引,技术标准和效果评价方法还未系统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困难,转岗培训制度不健全,专职医师职称晋升、考核问题影响其职业发展等也是与会专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养生保健服务管理主体不明确,但社会认知和舆论导向认为养生保健均属于中医范畴,也是困扰“治未病”自身健康发展的问题。
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好消息是,2014年,中央财政给予3400万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东部九省市开展中医“治未病”标准的制定,136项标准制修订项目已经开展相关工作。
“我们‘治未病’中心与各专科充分沟通协调,吸引了各科室的技术骨干,发挥他们对病前状态的风险与评估的优势,参与干预方案制订,也扩大了专业服务领域。”作为分管全国首家“治未病”中心——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副院长,杨志敏的体会是,政府引导和政策保障是支撑力,支付、价格、投资鼓励机制不可少,广东省下发的《关于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试行医疗服务收费的通知》,助推了中心工作。同时,院内必须在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前提下,将多部门协作支持、专科协作、科研支撑作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