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西安交大协同创新以文化创意助推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刘昱含
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西交大管晓宏教授团队的“艺术与科学交汇”艺术实践活动

    “现在都讲提升文化的软实力,陕西和西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拥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化资源,但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文化产品?迟迟不能产生应有的文化影响力?文化产业究竟是文化问题还是产业问题?”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正威教授开门见山地抛出文化“三问”,这也正是协同创新中心所探究并解决的文化难题。

    该中心由西安交大牵头成立,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高校,协同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文化创意企业及相关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致力于发挥西安交大的多学科优势,整合服务文化产业的优势科教资源,对接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需求,探寻“文化优势”与“科技优势”的双赢融合。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入选陕西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乘产业化东风促西部文化“走出去”

    2014年12月,西安交大派出协同创新中心的一支科研团队远赴意大利参加世界衍生艺术学术会议,这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国际性前沿学术会议。协同创新中心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传统文化和衍生艺术关系的论文,并受邀在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意大利文学院图书馆演出,著名秦腔演员李淑芳现场表演秦腔选段,西安交大王忠民教授演唱他以秦腔旋律为基础为于右任先生《望大陆》所谱的歌曲。罗马与长安在这一刻交汇,演讲、演示、演出,此次参会是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将秦文化推向世界的开端。

    推动中华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如何以高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纽带、以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为核心,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文化创意人才的凝聚、文化产品的国际化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建立起国家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文化动力与软实力,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陕西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要素基础,是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军。陕西省高校众多,学科门类多样、科教资源集中、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有利于实现文化资源与产业要素的结合,从新技术、新媒体、文化创意、金融工具、知识产权、投资融资、人力资源、区域发展、政策引导等多角度、多层面,探索文化产业化的新途径。

    西安交大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应势而生,建设融合“谏言、育才、科技支撑”为一体的智库机构,参与文化产业立法、标准制定和发展规划,投身文化传播与资源挖掘、区域产业规划,集中突破共性技术,多方整合优势资源,全面创新服务模式,乘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的东风,探索文化产业化新模式,助力西部文化“走出去”。

    以问题为导向破解文化产业化难题

    西安交大法学院马治国教授是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参与人之一,他说:“文化创意产业中凸显出什么实际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2013年4月26日,他所负责的西安交大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陕文投集团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影视版权研究基地,直接将文化创意企业纳入科学研究基地,针对影视文化产业化实践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与知识创新。“这样的合作方式是多主体协同带来的好处。通过和企业的深度协同,‘象牙塔’中的科研人员更加了解企业实践的流程,更加精准地把握产业化链条中的关键问题。而企业反过来提供更充裕的研究环境和更丰富的实践案例。”

    马治国教授还计划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搭建的跨学科大平台,与电信学院和软件学院合作构建影视版权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影视产品交易过程中的价格制定、群属分配、权责平衡提供依据,提高影视产品交易的成功率,把影视文化产业化做实。

    在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大公管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电信学院、软件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等七个学院形成局域协同,同时又与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的优势学科跨界互补,联合陕文投、曲文投、西咸文化旅游产业集团等区域和企业单位,构成了国际化、高水平、多学科、跨区域与领域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中心涵盖了工商管理、产业经济、文艺创作、文化资源、设计与创意、计算机软件、公共政策、先进制造、多媒体数字技术、软件工程等优势学科,并始终以文化产业化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核心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西安交大社会智能与复杂数据处理实验室主任饶元介绍:“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传播与交易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技术本身也会带动文化创意的发展。我们就是要运用软件工程与信息技术,探究如何更好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并从文化创意产业中获得新的灵感,实现技术与文化的双向推动。”为了向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和融合数字与信息技术,西安交大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与通信技术学科与香港理工大学的老牌优势学科——设计学院,探索利用新的IT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技术与应用示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平台化专业服务、技术创新支持等。

    西安交大经金学院杨秀云教授说:“文化创意产业究其根本还是产业问题,我们就是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搭建智库,全面服务产业链中所有主体的所有环节,从而以文化产业推动西部乃至国家的产业升级。”为了打造文化产业链聚集、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西安交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文艺术、产业经济等学科发挥优势,深入研究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要素高效流动的影响因素,探索形成差异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竞争优势与影响力的途径。

    为了拓展西部文化消费市场,西安交大、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相关学科联合立项,探索如何有效激活西部文化消费市场,挖掘居民潜在文化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分析提升文化营销能力的综合提升途径;为了构建适宜于文化创意人才就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各协同参与方有机联动,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探索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面向“政产学研用”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提升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2014年9月,西安交大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迎来了首批硕士研究生。入学见面会上,中心主任朱正威教授会同多个学科的负责人与新生们展开了深入恳谈,除了阐明协同创新中心的构架和使命,朱正威教授更加详细地介绍了为这批学生量身打造的培养方案,鼓励他们树立起“中心意识、中心思维和中心视野”。

    这批学生将按照“导师组加实践基地”的方式进行培养,每个学生由两名跨学科的导师负责指导,所做研究项目都要紧密结合跨学科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问题。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他们要分赴陕文投、曲文投等文化创意企业中,以实习生的身份承担工作,深度参与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为学习和研究积累生动素材。另外,中心还拟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国外文化界知名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搭建广泛的国际交流桥梁,培养他们以国际视野来审视当下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问题。

    协同中心各单位之间通过建立负责人定期互访机制和相关合作人员定期流动制度,高效稳定地聚合人才团队。对于教学与科研人员,中心通过增设和完善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国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通过专家邀请、人员互聘、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等途径开展协作。对于企业和政府管理人才,中心通过加强与文化创意企业、产业园区的联系和合作,综合运用校企合作理事会制、校企共建委员会制等多样的管理方式,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政府智库建设有机结合,保障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通过对协同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开放、流动的协同机制已经形成,在这样的创新模式基础上,中心依托国内外资源形成了良性互动,加强了学科交叉与“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合作,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心除了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学位教育,还结合社会需求,为西部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专业人才的培训服务。目前已经成功举办“陕港文化产业专题讲座”、“企业营销策划”、“品牌设计管理”、“品牌与创新管理发展战略论坛”等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讲座活动,受训校友、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达2300余人次。

    以西安交大电信学院院长管晓宏教授为带头人,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与声乐作曲理论的研究团队已经成功总结出古典音乐旋律中的数学规律,并运用频谱分析和信息处理相关技术,实验解决了乐曲演奏中的音准与音色的精准测量,并有望实现产业化推广。这个团队集聚了来自信息技术与声乐领域的专家,打造了“艺术与科学的交汇”品牌活动,以新理论的演示加上现场感的演奏,传递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角、新特点与新技术。

    中心已经形成“西部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关系研究”、“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关系研究”、“西部城市文化形象定位与传播研究”、“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团队,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CSSCI源刊发表。

    2013年起,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设立专栏——文化创意与产业发展,还借助香港理工大学的国际化优势,与国际著名出版机构Spinger合作,共同编辑出版《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英文学术杂志,及时介绍国内外学界和产业界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动态、推动和集中反映协同单位在协同体中的研究成果。

    “数字化、市场化、新媒体化是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我们要解决好产业化中的问题就要紧抓这些特点,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促进文化资源与产业要素的融合,服务和推动陕西从文化资源大省走向文化产业强省,并进一步为推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出贡献。”朱正威教授如是展望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未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