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赵红宇:刀尖上的“舞者”

    □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医者仁心

    神经脊柱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要求脑力与体力高度统一,脊柱的内固定做完,马上要转入显微镜下进行纤毫不差的显微手术,不能有丝毫的倦怠和颤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教授赵红宇就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

    脊髓脊柱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其研究与治疗的疾病,是一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脊髓是神经组织高度集中的枢纽,纤细而娇嫩,又位于坚硬的骨管内,给脊髓脊柱疾病的正确诊断与手术治疗带来困难。

    在欧美、日韩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神经外科医生承担了大量的脊髓疾病的手术,在美国,脊髓疾病手术几乎占神经外科手术量的65%—75%。

    “某种意义上讲,脊髓脊柱外科手术的要求比颅脑手术更高,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招致瘫痪与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由于神经外科医生拥有显微外科技术,加上培训背景不同,对神经的解剖、生理等了解更多,同时对各种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护等高精尖医疗辅助设备的大量应用,在处理脊髓神经结构及神经减压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赵红宇说。

    神经外科医生在治疗脊髓脊柱疾病时可做到放大直视,保证了神经结构的彻底减压;通过精确导航、神经监测等辅助措施,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副损伤,有效地保证了神经结构及功能的最大保留与保护,为脊髓脊柱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机构的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脊髓疾病的治疗工作。

    在多年的从医经历中,赵红宇致力于显微手术微创治疗脊髓脊柱疾病。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中的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多的弊端,赵红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术中神经导航引导、神经电生理监护,实时监测术中对脊髓、脊神经的干扰情况,将手术操作对神经组织的损伤减小到最低程度,并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了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导航引导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显微手术等。

    赵红宇说,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脊髓脊柱病变的手术,可明显地增加病变的切除率,减少脊髓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变复发率,特别是当病变与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重要结构粘连紧密、分离困难时,更适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病变的切除。

    2010年,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期间,赵红宇与北京天坛医院脊髓脊柱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共同倡导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展与普及。也在这一年,赵红宇在盛京医院神经外科成立脊髓脊柱疾病治疗专业组,现已逐渐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神经脊柱中心。目前,这种脊髓脊柱显微外科微创治疗技术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多家大型医疗机构的神经外科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说神经外科医生是刀尖上的舞者,是因为在深达10余厘米的颅脑深处,在直径只有1厘米狭小的椎管内,既要切除肿瘤,又要神经减压,在神经血管密如蛛网般分布的空间里辗转腾挪,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患者残疾甚至生命的终结。脊髓脊柱外科手术的开展对神经外科医生在技术、经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赵红宇认为。

    因为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和勤奋踏实的不懈耕耘,2013年,赵红宇晋升为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201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20分;多次主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负责5项国家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参与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选择性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与应用的研究》分获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