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段 佳
■周三有约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要特别重视京津冀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严酷制约与国家发展战略重大要求的挑战,为此要重视开展人居科学研究,积极实施空间治理的协同战略,以区域开发的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空间治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说起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京津冀协同发展,身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的吴唯佳教授显得非常冷静。
面对京津冀严峻的资源环境禀赋,进行了二十多年的人居科学理论和实践系列研究的吴唯佳认为,冷静地评判分析、积极地论证建议,是此时学者责无旁贷的态度和作为。
2014年初,中央领导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吴唯佳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咨询报告,对北京城市发展中首都功能和首都经济引领作用及其面对的空间格局挑战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吴唯佳认为,京津冀必须要发挥京津特大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特大城市地区的区域创新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咨询报告同时提出要“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引导,构建京津特大城市地区的新型城镇体系,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建议。
二十几年前,怀着“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胸怀和志向,吴唯佳背起行囊,不远千里到慕尼黑工业大学求学,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二十几年后,多项人居科学理论和实践系列的研究成果,为吴唯佳前进的行囊增添了“给力”的储备。
1993年,吴唯佳围绕长三角开展了持续近20年的城乡统筹规划理论实践工作,为人居科学提供了早期的实践案例。1997年,针对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综合性难点的问题,吴唯佳参与发展人居科学多学科方法体系的构建工作,动员多学科合作攻关解决区域和人居发展问题。2003年非典时期,作为执行负责人,吴唯佳开展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封闭性研究,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清华对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战略连续十多年的研究,包括天津发展战略研究、首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等。
2006年,人居科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城镇化科学问题的多学科合作攻坚迫在眉际。吴唯佳利用清华承担北京市教委重点学科群建设唯一项目的机遇,作为执行负责人,协调统筹包括清华、北工大、北建工和北规委等四个单位的多个学科,领导开展了跨院校、跨学科的“北京2049”战略研究,对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的北京城市发展前景开展长期战略研究。已有研究表明,超长期(30年以上)城市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必须发掘新的研究方法,推动多学科合作来科学认识城市发展的综合途径。
吴唯佳教授表示,“北京2049”针对人口、环境、交通、城镇布局等问题,发展了“情景分析+空间模拟+科学共同体”超长期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方法。首先,项目利用人居科学多学科方法体系,联合5个一级学科、20多个学科方向,凝聚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区域空间秩序这样两个长期发展的科学问题。其次,项目发展了空间摸拟和多学科评估的技术方法,通过模拟多种战略条件下的空间前景,对前述科学问题进行多学科技术评估和国际比较。再有,鉴于北京的特殊性,研究还从历史和世界地位的战略格局出发,对2049年的首都空间布局开展了工作,对区域市空间秩序进行了展望。
作为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的核心成员,吴唯佳说,“安得广厦千万间”是自己选择这个研究领域最初的情怀,而立足长远,打造和谐人居环境,则是他将一直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