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星灿烂
陆军个子不高,利落的寸头,简单的黑色羽绒服,言谈低调,眼神犀利。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的他坦言,相较于“中国预警机总师”这样的名头,他更愿意别人称他为“陆工”。在中国预警机研制的征程上,这个低调的工程师带领着他的团队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
“你做父母了吗?看着自己孩子出生,就是这种心情。”陆军的话将历史定格在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一架背驮着“大蘑菇”的预警机腾空而起。作为空中编队的排头兵引领着庞大机群,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国产预警机——空警2000首次在国人面前亮相。欢呼声掩盖了陆军悄悄拭去的泪水。没人能想到,为了这一刻,预警机团队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
空警2000不仅看得远,而且第一次全面采用相控阵雷达技术,比美国的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它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封锁,标志着中国完全具备了自主研制预警机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装备信息化建设进程取得了突破。
然而,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破题之路并非坦途。
“在决定接受的那刻起,我就没想过要回头”
预警机,又称空中指挥预警机,它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是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装备,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空中司令部”。有军事专家甚至将预警指挥机的国防地位放在了原子弹之上,其用意正好说明了原子弹只是威慑性武器,而预警机是战略性武器。
这是一段曾经令陆军气得“炸肺”的预警机屈辱史。2000年7月,在某西方大国的重压之下,外方单方面撕毁与我国共同研制预警机的合同。在预警机的核心技术上被外国人卡住脖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做出立足国内,自主研制预警指挥机的重大决策。自此,陆军和中国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踏上了一条坚苦卓绝的漫漫“争气路”。
这也是中国电科第一次承担重大系统项目总师,责任重大。由谁来担当这一重任呢?集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提出了严格的选拔标准,千挑万选最终锁定了他——陆军。
2001年12月22日,这是一个陆军终身难忘的日子,负责总体布局工作的王小谟院士将担任空警2000总设计师的任务以不容回绝的方式委派给了他。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决定接受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想过要回头。”很快,年仅38岁的陆军举家迁往北京,正式全身心投入到空警2000的研制工作中。
自此,陆军成为我国首型预警机的总设计师,这也是电子行业第一次在我国基于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研制中担任总设计师。
开创集成 “再也没有过这么难的事”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设备庞大、集成度高、技术难度大的信息系统,在国内无直接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从雷达总师转向预警机总师的陆军,走出了一条“集成创新”的特色之路。
为提高团队成员士气,在空警2000项目伊始,陆军就叫人在机库内挂上了一个牌子:“我们一定要争口气!”为争这口气,陆军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的创新团队,按照装备的研制需求,制定了整个工程的顶层文件,系统论证了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的组成、功能、指标,规划了系统研制的各个程序,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为研制工作的全面开展铺平了道路。
系统顶层设计第一个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将预警机上的七大分系统、数百套设备有机结合起来。陆军带领他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在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中第一次引入网络架构实现数据传输,从而为系统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骨架”。
这种开放式体系架构保证了系统集成的实现,这与世界各型预警机集成方法的新潮流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资料显示,在空警2000之后,美国的E-2和E-3预警机也开始着手相似的改进。
项目推进过程当中第一次让陆军急得“想跳楼”的时候,是2004年的首次大系统集成联试,联出了113个问题。很多人为这个数字的“庞大”而着急。陆军带领队伍虚心听取各方意见,细致分析,最终用8个月的时间以创新性的思维解决了400多台套设备的连接问题。
后来陆军回忆道:“从2005年到现在,再也没有过这么难的事情。”
协同作战 从实验室开始
今天,中国制造的预警机也已经走出国门,成为继美国、以色列、瑞典之后世界上第四个预警机出口国,而陆军也是我国第一型出口预警机的总设计师。
“空警2000的成功是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整个团队的成功,绝不是仅仅依靠某个人就能完成的。”始终挂在陆军嘴边的,就是他的团队。
作为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如今的陆军正不断思索如何使预警机团队登上更高的舞台,建立和完善体系、扩充队伍、形成梯队,用行动践行不竭的创新精神。他的目光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预警机团队“一团队之发展” 上,而是站在整个行业、乃至时代需要的层面上去看待发展。
“信息化战争是从实验室开始的,不是到战场上开始的。”回首多年走过的历程,陆军以能在中国电科工作,并因研究雷达、预警机先进技术而逐渐融入到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大潮中而感到自豪。也正因如此,他得以敏锐地捕捉到预警机技术发展装备对于我军、我国的重要性,并为自己设定了下一步的目标:“自己很幸运,到中国电科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从一名雷达总师变成了预警机总师。下一个五年计划,再下一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直至未来,我们不仅要在预警机上领先,而且能让我们国家在整个空军空基系统达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