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美国泽西城,人们涌入一家商场,准备参加“黑色星期五”抢购。 新华社/法新 |
今日视点
11月28日,消费者在英国伦敦超市抢购打折电视机手脚并用的混乱场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究竟是什么致使人们在“黑色星期五”这样疯狂?英媒从科学角度解释了个中缘由。
其实,在每年“黑色星期五”特卖中总会发生一些暴力事件。去年,在素有“兄弟友爱之城”之称的费城,两家人打得不可开交,其中一家女主人用电击枪结束了这场闹剧;在美国新泽西的一家沃尔玛超市内,警察不得不用胡椒喷雾制服一位好战的购物者;而在弗吉尼亚州,一名男子仅因一停车位便砍伤他人。今年,类似的案件还在发生。在英国至少已有两人因参与超市混战被捕。
11月29日的《独立报》给出的答案是,人们天性如此——当处于某些特定情景时人们很容易倾向于使用暴力。所幸这类情景少之又少,但不可否认它确实会发生且日渐增多。
究竟是哪些因素触发了“黑色星期五”暴力事件呢?
首先是有价值的奖赏——即人们迫切渴望得到的某些东西。在“黑色星期五”,这种奖赏便是人人都喜爱的折扣商品。人们喜欢打折商品的部分原因,是将其看作一种“收获”,将其差价视作从天而降的馅饼。换句话说,购物便是省钱。买到打折商品是件令人激动与振奋的事情,它让人们有机会得到平时无力购买的东西。为了买到划算的商品,人们甚至可以在寒风瑟瑟的夜晚里整宿排队。即便这件商品对其而言毫无用处,只要它参与打折活动人们便会毫不犹豫将其买下。相信许多人的柜子里都藏着冲动消费的“战利品”。
其次是竞争。通常竞争是源于那些被称作“开门疯”的商品,一般情况下此类商品数量有限,但折扣力度惊人。这些商品的魅力不仅因为它价格诱人,更因为数量极少。“抢购”是一种“零和博弈”——你得到就是我失去。去年就有15000多位顾客成群结队地守候在梅西百货门外,期待着在开门的瞬间蜂拥而入,仿佛将其看做是仅有的一场年度赛事。
第三,是否存在相关社会规范——它们可能会加剧或者预防暴力行为发生。通常情况下,人类围绕高价值有限资源的竞争都会十分激烈,有时甚至是惨烈。排队是社会普遍认可的获取资源的方式,它可以减少暴力事件。它同样是人们获取稀缺资源时需遵守的社会规范。
然而有时排队反而会引发暴力行为,特别是有个别人插队时——它曾经引发过“黑色星期五”暴力事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仍将会引发类似事件。排队规范的作用相当强大,即便是站在插队者前面的人也会对此感到不安。在这类事件中,暴力则成为排队规范的保护手段。在“黑色星期五”,排队规范也会引发其他问题——因为有时排队也无法控制局面,例如当店门终于打开的那一瞬间,等候已久的人们便将之抛到九霄云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商家其实在暗中抵制排队规范。在开门时故意大肆渲染以诱导顾客奋力冲入,同时商家故意将打折商品(尤其是那些知名度高、数量有限的商品)限定在不同日期和时间段销售。这并非是在为购物者开脱,这种购物模式本身就容易引发购物骚乱。
当以上条件同时起作用时,或许只有暴力事件不再发生,才能证实我们心中还存有善念。
(科技日报伦敦1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