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过国忠
近年来,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不断走低,招生“吃不饱”,甚至遭遇“零投档”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近几年却“逆风飞扬”,不仅在校学生始终保持在5000多名,而且招生分数线也实现了“三级跳”,“3+4”中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今年的分数线更是超过宜兴市四星级高中最低控制线7.5分。
一个县级的中职校何以通过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最终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成为同类高职院校中的“香饽饽”?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该校副校长缪朝东,听他讲述了该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独门秘笈”。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试水“七年一贯制”
2012年6月正式启动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被列入其中。成为试点校对县级中专学校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一方面因项目采取的形式,一些政策“禁区”得以突破,因专本连读而产生的“红利”使得该校在招生及办学层次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另一方面宜兴的环保产业从产业规模到集聚程度在国内都属独一无二,对一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数控技师等应用型人才有着刚性需求。换言之,只要技能过硬,就业并不困难。
“从课程如何对接到师资如何配备等等,试点期间,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倍加小心。”亲身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缪朝东感触颇深,在他看来,这次试点不仅事关学生的前途,对职业教育的转型亦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不能简单的“3+4”叠加,而应把学制衔接做成“拼盘”,真正做到“整体设计、有机融合、相互贯通、系统培养”。在课程衔接上,该校提出了“七位一体”的课改理念,建成了无锡—宜兴—学校三级精品课程网络。目前,学校建设精品课程28门,其中无锡市精品课程6门,精品课程资源4门,宜兴市精品课程15门。
教师配备上,学校以“师德工程”“青蓝工程”“课改工程”等“三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大名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培养的“四培”力度,形成了“纵向递进,横向拓展”的双师团队。
在课程设置上,该校深入贯彻“五个对接”要求: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并形成了以“兴趣”特长为要素,以“企业课程“为重点选修课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样化多路径成才“立交桥”
“七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衔接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士+技师的“金蓝领”是很多人脱口而出的答案。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职业教育的跨界性特点决定了学校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锻造出“优质钢”,然而“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让众多职校仅能勉强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差的“学徒”。对此,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摸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外界称之为破题之举。
“企中校—江缆模式”(把学校直接办到企业,创设了“1+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年文化专业课程学习,一年半工半读,一年顶岗实习)和“校企共建基地—江旭模式”(校企共同投资,在企业内建立了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企业专门拨出车间设备,学校投了15台数控车)便是该校近两年摸索出的校企深度整合的成功案例。此外,该校与上海厚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的“校—企—校” (中职校—企业—高校)三方人才培养工程对未来“蓝领”的成长提供了更多路径。
“以数控专业为例,学生毕业时中职能达到中级工水平,本科达到数控技师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遵循专业特色,推行按‘专业订制’。比如,旅游管理类的‘政府主导型’、财经商贸类的‘超市型’、电子信息类的‘校中企型’等等,‘工学交替’的形式还在不断探索中。”缪朝东告诉记者。
两年来,该校先后与立霸集团、新远东集团、国电光伏、佳诚科技等83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或冠名办学,或订单式培养等等,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通向了企业,更对接了市场需求。还有一年,当初种下的种子就要结果,对于交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单,缪朝东说,“试点是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个创品牌过程,更是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过程,因此,生源质量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如果说培养的学生个个精而优,那我们的试点项目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