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596工程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启示

    陈如标

    ■科技专论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要牢记历史经验,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程(596工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国家层面组织的大科学工程。从1959年6月中央下决心独立自主研制原子弹开始,仅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就于1964年10月16日实现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使科技、经济基础落后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这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不仅铸就了我国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而且对国家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科学实践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以任务带学科,推动了全国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第一次使高科技走出实验室发展达到国家工业规模,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广泛带动了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第一次使中国进入世界尖端科技前沿,向全世界表明,外国人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扫除了百年来中国人的科技自卑心理。596工程的成功经验,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遗产,是我国科技界的巨大财富。认真总结继承这些经验,对于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

    积极的前沿探索是科技创新大发展的先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核科学技术是世界尖端科技前沿,只有美、英、法、前苏联等为数不多的世界大国具有研究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核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1950年4月迅速在中科院组建近代物理研究所,由钱三强领导聚集国外留学归来人才,扩大队伍,建立科研条件,面向前沿开展核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到1955年,已在核物理、粒子物理、放射化学等多个学科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获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铀矿资源的勘察也取得了进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55年1月15日,在听取钱三强、李四光等汇报后,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作出了大力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策。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学家在核科学技术前沿的积极探索和迅速起步,为日后核工业的大发展起到了重要先导和引领作用。

    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是尖端技术突破的保障

    1956年国务院组织制定的《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了57项重要科技任务、600多项中心课题,并将原子能技术列为12项重点任务中的第一个,给予优先发展。按照规划部署,国家围绕原子弹研制与和平利用原子能研究需要,加大核科学技术的投入,从前苏联引进反应堆、加速器和有关科研设备设施,在有关高校设立原子能专业培养人才,全面开展相关研究。与此同时,规划中安排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新材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以及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进展,也为原子弹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撑。在12年规划实施期间,我国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可以说,没有12年科学规划的全面部署,没有国家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就不可能取得两弹技术突破。

    扎实的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前提

    1959年前苏联毁约拒绝提供援助后,中央决定自力更生、从头摸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核武器研究所调整机构,设立理论物理、爆轰物理、中子物理、放射化学、金属物理、弹体弹道等研究室,一批优秀科学家带领年轻科技人员,从基本原理、基础技术出发,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基础实验研究,摸索规律,积累数据,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建立了我国原子弹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正是因为有这样扎实的基础研究成果作支撑,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使我国原子弹研制以及后续发展没有走弯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以较少的投入、较快的速度、很高的成功率,取得了世界瞩目辉煌成就。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攻坚克难的有效方式

    由于原子弹技术的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仅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很难完成任务,需要全国各方面的配合。经中央批准成立了由周恩来总理领导,7位副总理、7位部长级干部参加的15人专门委员会,统筹协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单位协同开展原子弹技术攻关,形成了以二机部221厂为核心,中科院、有关高校、有关部委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的协作配套科研生产体系,产学研相结合迅速解决了原子弹研制中的一个个难题,不仅大大缩短了原子弹研制周期,而且辐射带动了国家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整体进步。据统计,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市、自治区,900多家单位对221厂的研制会战全力配合,解决了近千项重大课题。首次原子弹试验中使用的测设设备、仪器、高能炸药和特殊的电子元器件,都是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工厂合作研制生产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智攻关,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系统科学的管理是高效实施重大工程的方法手段

    原子弹研制涉及几十个专业、学科和设计、制造、试验多个环节,要调动千军万马和几百个协作配套单位高效协同开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央专委和二机部领导下,221厂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创造了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系统管理经验。比如,反复研究明确发展方针和发展目标,力求采用先进设计思想、先进技术研制高水平的原子弹,精心选择技术方案和技术途径;做好顶层设计,进行整体部署,明确方向重点;强化统一计划组织,首创提出“倒排计划、顺排措施”方法,围绕预期目标,将各项任务倒计时设定完成时间,环环相扣采取相应措施;针对难点问题安排多路探索,及时综合比较、择优选取解决方案;各级领导机关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解决问题,减少繁琐程序环节等。

    军民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组织实施方式。中央任命主管该项工作的聂荣臻同志,既是军委副主席也是国务院副总理,同时担任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使他非常便于站在国家科技发展的全局,将民用科技与国防科技相统筹。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中,聂荣臻同志委派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与国家科委副主任刘西尧,两人一起到二机部所属单位调研,成立国防科委、国家科委核武器研制协调小组,组织二机部、科学院和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后来又派刘西尧兼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在组织领导体系上形成了军民科技资源统筹使用的良好局面,为原子弹技术的快速突破提供了保障。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防科委、国家科委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着手组织核科学技术的和平利用、造福人民方面的推广应用,开展核电站建设、辐射育种、放射医学、同位素技术等研究工作,力图充分发掘核科学技术军民两用的巨大潜力,时至今日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才资源的调配使用得当是事业成功的核心关键

    596工程的成功,实质上是人才资源调配使用得当的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时,科技骨干平均年龄仅29岁。世界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评价,对比美、苏、英、法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科学家团队,虽然中国科学家的名气和学术地位不如其他核大国,但中国团队的整体效率和水平毫不逊色,甚至更好。当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使用方面的许多做法非常值得总结借鉴。一是精心聚集了一批顶尖人才。在钱三强等筹划推荐下,中组部出面打破部门、单位界限,从全国范围内选调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朱光亚、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周光召等一流科学家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这些杰出科学家各有所长,大多在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机构受过良好教育训练,科学素养过硬,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思考把握问题,聚集到原子弹研制工作后分别担当各方面领军人物,优势互补形成了强大合力。二是迅速选拔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年青人才。从全国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优秀高年级学生,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和原子能所等改学原子能专业,借助学科交叉优势,迅速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上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为原子弹研制工作提供了科技人才队伍保障。三是真正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始终坚持高级专家与普通科技人员相结合,广泛动员群众,发扬技术民主,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实践发现人才、锤炼人才,在“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等集体攻关中,许多年轻人脱颖而出、为攻克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各显其能、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四是党政干部充分信赖科技人员。以聂荣臻、张爱萍、李觉等为代表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把握大政方针的同时,坚持与科学家交朋友,虚心听取科技人员意见,在科学技术问题上,放手让科学家按科学规律办事,不以权压人进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真正做到了“去行政化”,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创造能动性。

    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成就伟业的源泉动力

    在原子弹、氢弹研制攻关中,广大科技人员放弃个人兴趣爱好,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工作需要,隐名埋姓,默默奉献。面对世界级科技难题,他们毫不退缩,树立雄心壮志,充分将个人才华与集体智慧高度结合,奋勇攻破一道道难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在科技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将广大科技人员的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树立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科技部政策法规司)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