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
——一个小农企的三年变迁

    □ 本报通讯员 侯丽艳  本报记者 王延斌

    (一)

    58岁的冯殿齐拒绝了五六个来自外地“专车接送,月薪一万五”的邀请,在济南郊区一处果园里当起了不拿薪水的专家。几乎每周一次,这位泰安市林科院原书记、院长都要从泰安驱车百里到这片果园里转悠转悠。

    自掏路费,甘愿在这个园子里发挥热量的还有60岁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原书记、院长李宪利。秋天的时候,园子里的枣子熟了,几片叶子出现了异常情况。他叫来驻园的技术员老滕,用小本子记下来:用什么肥,补什么料,如何诊治……事无巨细。

    一年中总有那么几次,李宪利和冯殿齐会在园子里遇到几个熟人,他们有来自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高益槐,日本舞茸公司技术总监贾俊业,山东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徐会连,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宋洪平……

    十位来自国内外各个方向上的专家凑到一起不容易,更何况他们不拿任何薪水,是什么将他们吸引到这里来?

    (二)

    刘克东是一个有抱负的农民。

    2010年,在跟土坷垃打半辈子交道后,他突然有了野心,利用有限资金跟几个合伙人在距离济南市区50公里的地方建起了这处园子,并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老刘经验老道,自信在双孢蘑菇种植领域耕作多年,渴望能在这150亩的园子里找到致富“钥匙”。

    双孢蘑菇又称洋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可鲜销、罐藏、盐渍,它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目前国内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创业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对这个经验有余、技术不足的“农业企业家”来说,开始便是下马威:受环境温度所限,食用菌种植种类单一,产量低,要在市场上成堆的双孢蘑菇中脱颖而出,靠拼刺刀万难实现。

    “旁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京剧《赵氏孤儿》老刘听过一遍又一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的道理他懂,但开路和搭桥并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智慧哪里来?

    (三)

    李云云还是那位热心的老大姐。

    9月25日的早上,她给冯殿齐打完邀请电话,自己便驱车前往100里外的园子参加专家们的碰头会。冯殿齐后来才得知,这位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山东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刚刚放下生病住院的妹妹。

    从2005年开始,李云云和山东老科协一直在推动一个计划,服务三农“百千万行动计划”,具体是圈定一百个乡镇,一千个村,一万个农户,邀请专家到村里讲解现场的实用技术。这是一项难以出政绩的浩大工程,亲力亲为,不辞辛劳的唯一解释就是她喜欢干这个。经历过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她骨子里对农民兄弟充满着感情,更知道农民兄弟缺什么,需要什么。更重要是,她身为山东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可以引导着山东成千上万的老专家去帮助农民兄弟干些什么。

    1983年成立的山东省老科协一直发展基层组织和会员。在山东省老科协办公室主任杨西博看来,这个组织的强大之处在其下辖16个专业委员会,包括农业、渔业、水质、林业等。在他看来,老专家退下来,不干点事情可惜了,“都是原来的农科院、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就是说这些大的厅局科研单位,还有咱们的这些大学院校,农业大学这些院校,就是退下来的这些老专家,老领导长期从事这个专业、行业,都是积攒了很大一批知识和实践经验。”

    一边是有想法、有资源、有知识的老专家,一边是苛求技术、人才的创业者,李云云觉得,需要一个平台,将他们无缝对接起来。

    (四)

    《荀子·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无疑,老刘的“蓬生”公司需要这种环境,只不过,在遇到李云云之前,他还在苦苦寻找。

    2012年中秋刚过,李云云一行第一次来到刘克东的园子里,那时,她正从几十个候选者中挑选老科协“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基地”的落脚处。她只记得偌大的园子,一座白色建筑突兀的竖立着;在菌种培养房内,几位身着隔离衣、面带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海鲜菇,一箱箱海鲜菇被送往出菇房后,再由专门人员进行挑选、分类、包装。

    但此时的老刘被“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老刘跟我们谈说我下一步也想扩大食用菌的生产面积,但是食用菌碰到了很多问题,因为这个产量上去了,销售渠道可能解决不了,而且产量上去面临很大的投资,所以园子里很大的地都空着。”

    难题一:栽培食用菌后的废菌糠含有大量的菌丝体蛋白,多糖以及氮,磷,钾,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作为菌糠饲料和优质的有机肥。但在2012年之前,老刘一直将菌渣卖给市场做肥料,但价格等于成本。老刘又何尝不想自己研发肥料,问题是他的经验不能应付复杂的菌渣研发。

    难题二:以生态的方式把这个肥料消化,但用途何在?有人给出了种植苹果、桃、梨子和其他水果,甚至一些花卉苗木的建议,这个地儿种什么合适,又如何论证?

    难题三:种菇卖菇,这是传统的农业模式,但市场都在人家手里,种菇者相当于赚初级原材料的钱。如何做好蘑菇深加工的文章?

    老刘的三个难题对应着两个产业链,即蘑菇深加工链条和残渣延伸链条,但支撑起这两个链条的则是科研,是人才,是资金,而这正是他缺乏的。

    (五)

    中秋过了,但蓬生园子里的“仲秋红”却卖得正火。

    个大甘甜的大枣,以“冷冻蒸食”为摘牌,放到冰箱里冷冻,可吃到来年。山东农业大学的果树专家李宪利把从基地随手采摘的“仲秋红”大枣现场过秤,10来个红艳艳的大枣就达到了一斤重。“果实大,产量高是‘仲秋红’大枣实现平原栽培的最大特点之一。”而不远处,基地100余亩果实累累的枣林和400余亩郁郁葱葱的苗圃,见证着蘑菇渣有机肥料的功力。

    济南南部山区的村民对“仲秋红”大枣并不陌生,仲宫镇门牙村的村民把它之称为“枣王”。但大枣虽好,却一直“养在深山人未识”,迟迟未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推广。

    相隔几十公里,地处济南北部的蓬生公司四周没有山,但它却将山区的“仲秋红”大枣品种首次在平原栽培成功并取得收获——这里面,张繁亮、王春桐、冯殿齐、李宪利四位来自山东省林业厅、济南市林果站、泰安市林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是桥梁,是这四位山东省老科协的专家把大枣引入并在没有山的蓬生园区试种成功。

    刘克东看得明白,科技的饭好吃难做:同一个难题,专家们总有解决办法,门外汉却始终在关键技术外打转。

    比如枣是一个耐干旱的铁杆庄稼,原先居于山麓的大枣在生长期不存在存水问题,但平原不行。连续下雨又可能造成枣树染上细菌穿孔病等。此外,山上光线好,通透性好,这一点平原问题却不好解决。毕竟是大专家,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这是“仲秋红”迁居平原的第二年,也是结果的第一年。从9月中旬起,一批批的济南市民涌入蓬生院内采摘甘甜的大枣,与此同时,一批批色泽光鲜的“仲秋红”被装箱打包运往省内外的超市市场。

    “一斤12元”,它们的价格足以让老刘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六)

    从鲜食袋装到风干脱水、开袋即食的海鲜菇脆、乃至海鲜菇酱油,海鲜菇酱,种种现象表明,蓬生海鲜菇正在老专家们的推动下脱胎换骨,转型升级,向深加工方向转化。

    在省内专家分析,引进好的微生物分解菌,发酵菌,然后把这个废菌包残渣分解了做成有机的肥料之后,老刘又重新打起了蘑菇的主意。

    还好,在李云云带来的专家中,深圳市前仁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涂仁静是食用菌深加工技术方面的专家,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高益槐在食用菌及深加工技术上深有造诣,而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擅长食品营养健康研究,他们接力将海鲜菇的产业链往后推进。

    高益槐教授,设计出海鲜菇面条,又进一步将蘑菇做成“面粉”;更有专家从寿光的蔬菜脆中得到灵感,设计出开袋即食的蘑菇脆系列产品。

    今天,蓬生的产业链条正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在陈列室里,接受着来访者的赞叹。

    海鲜菇生产与林业资源保护,似乎打着“死结”。海鲜菇主要原料是棉籽壳、麦皮、玉米粉、玉米芯和草粉,为了保证入口质感,需要掺极少量的杂木屑。

    于是,林业专家帮老刘专门在园子中开辟出林苗区,使海鲜菇在园区内部实现了生态循环。

    (七)

    几乎每月,哪怕工作再忙,李云云都要往蓬生跑上几趟。当然,每次她都给老刘带着“礼物”。

    九月底的这天,她带着淄博河务局过来了。

    黄河两岸是48公里的沿线,黄河边上有预备土地,瘀泥下来的土地很大部分闲置,“我们看到觉得有很多地都空着,这个怎么办,因为这边的土地也是黄河的土地跟那边土地性质差不多的,枣在这长非常好,所以我们想是不是把枣移栽过去?”

    考察的结果对方很满意,“仲秋红”可望在100公里之外的淄博黄河边扎地生根。

    但李云云考虑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一方面,我们很多企业登门到各大院校,但他们彼此并不了解,这就有合作的风险;况且,产学研需要资金的撬动,没有钱难以引导真正的大专家;另一方面,我们联系各个领域的老科学家,他们不缺钱,但还希望发挥余热,我们利用老科协的平台将他们聚集起来做事情,他们感觉自己的价值在夕阳下又得到了肯定。这就是我们组织的价值。”

    将蓬生从一个传统农业公司打造为现代农业企业之后,李云云现在的希望是利用老科协的资源复制越来越多的蓬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