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志伟 本报实习生 向定杰
■创新行动派·在光谷创业
一颗谷粒要萌发成一株禾苗,可能要经过艰难、缓慢的孕育期,但只要长出了可以接受阳光的嫩芽,整个植物的茎秆将呈现出异于往常的生长加速度,这种自然现象被称为“拔节效应”。
这样的效应正可以用来描述禾讯科技,一家利用卫星遥感情报来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的武汉民营公司——
在过去的一年多来,它是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中国首家利用遥感卫星寻找失联飞机的机构;它是全国黑马大赛50强,湖北省首届青年创业先锋计划重点项目,获得210万天使投资;它入选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十大遥感事件,与滴滴打车、途牛网等十家企业一同被评为第六届新财富最具增长潜力商业模式……
“光杆司令”觅到创业伙伴
向涛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创业之前,他曾帮人写过一个农业遥感应用的项目技术方案,却没想到自己也从此踏入了这个行当。
2009年6月,还是大四学生的向涛,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做起了“光杆司令”——
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每天分析着遥感卫星图,计算着遥感数据,向涛沉浸在为自己梦想打工的喜悦中难以自拔。毕业时,尚未寻找到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向涛清醒地认识到,“首先我要找到一帮背景多元,能力互补的创业团队”。于是他决定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攻读信息工程商业化方向研究生。他确信在国际化的商业中心,一定能够找到一个与他理想的合伙人。
求学时的一堂创业课给了他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打破大机构的信息垄断,去监测石油储备还有农作物的产量……遥感技术真的非常神奇,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巨大。”向涛对遥感技术的热忱勾起了林伟杰的兴趣,一名曾在一家大型电讯公司任职的地道香港人。晚上下课后,他主动约了向涛,两人在旺角一家小凉茶铺畅谈到深夜,一拍即合。就这样,向涛收获了比自己年长一轮的首个投资人兼创业伙伴,并把他一起带回武汉继续招兵买马。
“预报准确率媲美美国农业部”
2011年初,向涛在街道口租下一间办公室,开启了创业初期的“蜗居”时代。
因为管理经验有限,公司也曾遭遇了资金困难、早期关键员工离职等不少挫折,但向涛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大力着手转型——
他邀请来了武汉大学的学长,在宝洁任区域销售经理的李维担任市场总监,提升公司对外拓展业务能力;在内部,他又请动了武汉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的副总,有着在惠普和华为总计供职10年的胡胜鸿出任营运总监,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调整,实现了互联网企业的扁平化管理。在经营业务上,则聚焦到全球农作物生产监测服务上。“我们开发农情监测系统,就是要将海量专业的监测数据转换为普通人就能看懂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和产量等直观情况,而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数据提供商。”
不过,在青桐汇的一次路演现场,向涛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公司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快速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权威性,二是要建立有效率的服务推广渠道”。
幸运的是,公司很快就觅到了成长的契机。2012年6月,他们提前一个月成功监测到北美大旱,预警玉米将减产,事实证明了他们的预见。类似的准确监测还体现在今年3月客串寻找MH370航班事件中,失联当晚,向涛和团队熬了一个通宵,通过从美国航空航天局获取的卫星数据,结合洋流方向和速度,运用海量数据实时获取、数据生产与分析等技术,开始推测马航失联客机地点,得出正确结论:飞机并非在失联地点空中瞬间解体坠落。
雄厚的技术实力,逐渐收获了市场对禾讯科技的信心。向涛告诉记者,一个在东北的大豆现货商人,依靠禾讯科技2013年发布的数据多赚了数百万元,在2014年过年时还专门打电话表示谢意。而此前,国内外从事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金融机构,几乎全都依赖于唯一公开信息的美国农业部。如今,向涛信心十足地说,“现在,我们预报农作物产量的准确率已经可以跟美国农业部媲美。”
大数据挖掘“扬名”农业市场
除了数据准确性大幅提升以外,他们探索的盈利模式也逐渐显露——在大量数据免费投放市场的同时,锁定大型农产品投资基金、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三类潜在付费客户。
市场总监李维介绍,“现在国内做农产品交易的公司一半以上是我们的客户。”到目前为止,禾讯科技自主研发的3.0版“快速全球在线农情监测系统”,已初步形成多源海量数据实时获取、数据生产与分析、产品展示及分析等三大关键技术支撑。他们还自建了100TB容量的全球12年连续卫星数据中心,这标志着覆盖全球主产区和主要大宗农作物的成熟农产品卫星监测产品线已经建成。现如今,他们的4项发明专利正在被受理,可按需快速定制监测项目。其核心产品——对全球大宗农产品(大豆、玉米、棕榈油等)主产区长势监测、估产服务,平均估产精度优于97%,已连续早于全球唯一大宗农产品估产信息权威机构——美国农业部近半月发布数据,并同数家国内主流金融资讯服务商密切合作,已成为国内全球大宗农产品基本面信息领域广泛知晓的发布机构。
如今的禾讯科技尽管已经开始营收,但这家已迁入武大科技园内的公司依旧显得陈设简单,120平米的办公室里除了墙上贴着的几张卫星照片以及悬挂的实际地图,再也找不出带有卫星、遥感这些高大上字眼的醒目标识。然而谈及未来,向涛有着更远大的规划:基于大数据挖掘,在空气质量、航运、能源和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可以提供相应服务,“信息都在那里,就看你要做什么”。他表示,目前的农业业务只是这个平台上衍生的一个核心产品,后续非农战略产业监测等技术也将进行产品化投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