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从理论设计走向工程试验
本报记者 陈 瑜

■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⑦

    绿草、蓝天、白云、马兰花以及马、牛、羊编织的金银滩,已经褪去了昔日禁区的神秘面纱,现在它是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新的州府,被命名为“西海镇”。在当年唯一的出入关卡——红山嘴脚下的“六号哨卡”,建起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精美牌楼——西海圣门,日夜迎送来这里观光的客人。

    221厂,人们习惯这样称呼这个我国最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83岁的孙维昌老人也是如此。

    “大前年原子城建成后开幕式,组织方邀请我出席,我没敢再去。1984年再回去开会时血压增高,头疼,睡不着觉。年轻时一点事没有。”声音依然洪亮的老人言语间慨叹年轮的流逝,然而即使时隔多年,他仍能用具体数字描述这个“厂”:占地1100多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33万平方米的科研用地,“城”内分为18个区,建筑面积各有大小。

    195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批准了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的选址报告。8月,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觉将军带领20多人,只有3顶帐篷、4辆解放牌卡车和4辆嘎斯69吉普车,开始了头顶青天、脚踏草原的艰难创业。这里平均海拔3200多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我到原子城的时候,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1963年,完成阶段性试验任务后,孙维昌和同事从“17号工地”前往221厂区(现称原子城)。

    “17号工地”是一个代号,位于河北古长城脚下的工程兵试验场的一角,这也是我国核武器的第一个爆轰试验场。

    “17号工地孕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雏形,没有17号工地的丰硕科研成果,不可能在1964年成功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孙维昌回忆,该工地从1960年元月始建,同年4月28日打响了爆轰试验的第一炮,使我国原子弹开始从理论设计走向工程试验。

    孙维昌解释说,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都是向四外散发,但原子弹要实现内爆,而且要聚焦在产品的一个中心点上。爆轰试验是原子弹能否成功的第一步,没有核装药和铀材料,就不可能达到超临界质量,连锁反应就不可能发生,实现核爆炸是一句空话。但爆轰涉及到爆炸力学、金属物理、流体力学、电子技术、化学材料等多个学科,至今全世界真正掌握原子弹爆轰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国家仍屈指可数。

    这项工程试验一直持续到1963年3月。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试验数据和宝贵资料,为理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孙维昌总结说。

    在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生产基地建设期间,1963年基地党委决定,在草原上成立了实验部、设计部、第一生产部、第二生产部和北京的理论部。

    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逐步具备了科研、生产、生活条件之后,从1963年3月开始,集中在北京的科研生产人员带着仪器、设备陆续迁往大西北。王淦昌、朱光亚、陈能宽等科学家经常深入工号,听取汇报,现场解决问题,突破了技术上的道道难关。

    1963年6月中旬,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进行了1∶1的整体聚合爆轰出中子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装有核燃料的核装置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