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振兴机构顾问、“樱花科技计划”的发起人之一冲村宪树。 本报记者 葛进摄 |
今日视点
本报驻日本记者 葛 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一段时间的中日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寒冷的时期,政治关系的恶化也给经济、文化等相关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双方交流趋于平淡。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年一个名为“樱花科技计划”的交流项目悄然展开,给处于冰点的两国关系带来一股暖意。
为了探寻日本建立“樱花科技计划”的初衷和其主要内容,科技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该项目的主要倡议者和推动者之一、日本科技振兴机构顾问冲村宪树。
一定要为中日关系缓和做点什么
冲村生于1940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日本科技部门工作,是地地道道的科技官僚。从日本科技厅次官级审议官的位置退休后,他进入日本科技振兴机构,曾担任理事长,现任该机构的顾问,主要负责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的工作。
冲村说,他与中国正式打交道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太长,在2000年前,他还一次都没有到过中国。而2000年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引起了他的关注,他从中国的发展中敏锐地意识到,未来将会成为“中国的时代”,而为了迎接这个时代,日本科技界应该做好准备。为此,他在理事长任上扩充了科技振兴机构的中国学术数据库,同时建立了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在他的主持下,该中心的规模逐渐扩大,不但对中国科技发展进行跟踪研究,而且还主持着“中日大学博览会与论坛”“客观日本”网站以及“樱花科技计划”等多个项目,是目前日本推动中日科技交流的重镇。
中日政治关系的恶化不可避免地也给中日科技交流带来了不利影响,一些项目进展缓慢,一些项目推迟,有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停滞的状态。对此冲村感到十分地心痛,作为一名资深的日本科技人,他感到有责任为中日关系缓和做点什么。
日思夜想,一个灵感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青少年代表着未来,以青少年交流为切入点一定可行”。他的想法得到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和政界有识之士的支持,原文部大臣有马朗人、原国际科学会议副会长黑田玲子以及11位日本诺贝尔奖获奖者联合发表声明支持该项目。冲村为项目命名为“樱花科技计划”,一方面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更主要的是樱花象征着青春、纯洁与幸福,与项目“加深亚洲青少年科技交流、促进未来亚洲的共同发展”相契合。
开始切实有益的交流活动
冲村介绍说,“樱花科技计划”的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交流计划,内容是从14个亚洲国家邀请2000名青少年到日本,与日本青少年开展科技领域的短期交流。该计划的对象为40岁以下的青少年。另一个部分是为其他国际交流提供科技交流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搜集与整理科技振兴机构等部门的交流信息,并将其提供给学校、企业和各团体,这些可能拥有其他国际科技交流项目的机构可以提出申请纳入“樱花科技计划”的交流计划,这样一来,过去比较分散的科技交流项目就有机地统一起来了。在这些国际交流项目中,将有大约3000名亚洲各国的青少年来到日本开展科技交流活动。
冲村说,目前“樱花交流项目”共有三种交流模式:科学技术交流活动、共同研究活动和组织活动,合作双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联系,共同策划,再提出申请,也可以单独提出申请,日本科技振兴机构将配合派遣方和接收方寻找合适的对应单位。而在充当中介人的同时,科技振兴机构还会根据需要积极挖掘接受方,并配合各亚洲国家宣传“樱花科技计划”,争取该计划的规模不断扩大,使更多人受益。
冲村介绍说,由于“樱花科技计划”主要根据亚洲各国的人口、研究人员数量以及与日本的经济关系等因素决定邀请人数的比例等细节,因此作为人口大国和未来科技大国并与日本存在紧密经济关系的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据统计,来自中国的青少年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而另一方面,中国科技界也对“樱花科技计划”展现了良好的合作意愿,各学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这也使其成为近年来中日科技交流的一个亮点。
朝生善意,夕可成林,“樱花科技计划”的顺利推进使冲村这位74岁的老人深感欣慰。他也希望“樱花科技计划”这朵小花能够带动更多的花朵开放,化为暖流为冲开中日关系的坚冰作出贡献。
(科技日报东京9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