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现代农科城通州种业科技园神舟绿鹏航天育种基地育苗大棚自动化喷灌设施 |
一颗颗中国人培育的优良种子,正在北京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2011年7月13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开始建设。三年来,它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作物种业示范区核心基地”以及“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并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种业科技特色基地。
通州种业科技园前期规划五万亩,远期规划以于家务乡为中心,覆盖通州南部乡镇。目前,北京市科委全力推动通州种业科技园建设,通过打造科研、企业孵化、会展展示、交易交流、公共服务五大功能,构建高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产业链,成为中国种业的“硅谷”。
目前,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已成为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发的聚集区,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单位50余家,企业总体资金投入超过30亿元。其中,全球十大种业企业之一的法国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全国种业企业前10强中的金色农华和德农落户园区,90%以上的种业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园区聚集了航天育种繁育展示、中国农大节水农业综合示范等基地相继在园区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平台共享和科技研发、示范等服务,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和首都种业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
惠及民生,催生中国良种
“惠及千家万户的科技是最酷的科技。”去年3月22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调研指导通州种业科技园时这样说。在北京通州,花卉苗木、水产、果树、禽蛋等一系列领域的良种创制,给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以前国外公司在耐储藏的番茄,甜椒和早春萝卜等高端品种抢占国内市场。现在随着本土蔬菜良种企业的壮大,很多高端菜种已经实现自研自产。”北京农科院蔬菜中心主任许勇介绍说,这里出产的一批中国高端蔬菜,如“京葫36号”等一批新品种,已打破国外垄断。
许勇表示,现代种业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商业化育种机制。“北京农科城在通州建立了国际种业科技园,一个是让企业聚集,一个是探索让科研院所支撑企业发展。”这一机制创新,让研发良种有利可图。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合作,让品种选育更趋商业化和专利化。育种规模上去了,还能提高投资效率。
目前,通州园建设以高通量育种服务为引领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产业链,为全国的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胜利说:“以前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及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较为单一。北京农科城提供了一个科技创新的高端服务平台,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从新品种的研发到推广,打通了各个环节,构建了首都优势种业产业链。”
通州种业园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势,用工业化生产理念设计种子生产全链条,在科研育种—种苗繁育—栽培示范—品种推广—产业化开发各环节中,注入工业化生产要素,通过建立高通量的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建设了工厂化种苗繁育展示区与制种装备研发展示区,提高了良种创制与品种选育效率。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强化了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建立通州种业园物联网应用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与首都育种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对接,把种业育繁推过程的相关环节连接起来,提高育种信息资源共享率。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一些种业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突出企业技术主体地位,单粒精播玉米新品种、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等一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生,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地方规划,推建种子“硅谷”
2013年8月,中国农科院与通州区政府签订协议,在种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国农科院通州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创新中心”,通州区政府以种业科技园区为核心申报农业部“四化同步”先行示范区。
与此同时,通州种业科技园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聘请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共同为园区编制完成《北京市通州区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2014—2020)实施方案》,并于6月26日通过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正在起草国家种子“硅谷”建设方案并将上报国务院。
通州园区明确未来发展主导产业为北方作物及蔬菜、林果制种业、籽种交易和结算服务业、国际会展业、籽种加工物流业、观光休闲旅游业。将园区打造成为国际化种业企业总部、科研总部、交易总部和结算总部,成为民族种业企业孵化器,实现出企业、出品种、出人才、出机制和出效益五大目标,建成国家种子“硅谷”核心区。
为保证通州种业园建设,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当地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维护流转双方利益,指导农村土地的流转,坚持统一程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标准的原则,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园区对流转后的土地,进行集中规划与建设,已投资约6亿元,共完成道路硬化55万平方米,更新管网21万米,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5万亩,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同时,农村闲置劳动力转化为有专业特长的产业工人,已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农户年工资性收入约为20000元左右。按照园区土地流转价格1500元/亩·年(人均农业土地约2.3亩计算),人均土地流转收入约为3500元/年。农民收入结构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种植收入改变为薪金、租金、股金“三金”。
截至目前,通州种业科技园已完成富各庄村、渠头村3000余亩土地流转、勘测工作。2014年底将完成南三间房村、南堤村的280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创新中心”建成后将吸引涉农领域的10—1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10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园区,依托中国农科院形成产业孵化基地,推动地区农业科技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满足企业总部落户需求,完善园区民族种业企业孵化功能,通州种业科技园将科研企业孵化基地分为3个地块进行整理。其中两块用于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共176亩,一级开发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还有一块用于研发中心建设,规划面积75.6亩、建筑面积57990平方米,已取得立项、规划意见及用地意见,中心建成后将为园区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提供保障。
科技引领,搭建服务平台
为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通州园区搭建了四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一是物联网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初步实现了育种环境数据采集、可视化GIS管理、专家远程科研育种会商等功能。项目二期将在核心示范区及企业、外阜基地等安装“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开发用于实际生产的“病虫害防治系统”以及“作物生产信息追溯系统”,用于作物精准化管理、以及各个农产品各生产环节的信息查询。
二是现代农作物高通量育种研发服务平台。目前一期设备Array Tape平台已经搭建完毕,二期GBS平台正在进行设备选型,即将进行采购。已组建专家团队进行设备运行与技术研发,下一步将组建专门公司进行社会化运营。
三是作物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平台。通过制定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机制模式,为种质资源基因挖掘和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全过程服务。目前,种质资源库已开工建设,该平台计划于2015年试运行。
四是作物品种权展示交易中心。8月13日,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启动,正式落户园区。通州种业科技园依托该平台,通过种业科技成果公开交易,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种子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既有利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高种业基础性公益性服务能力,又有利于市场竞争,形成育繁销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目前已完成品种展示大棚15000平方米,展示交易大厅已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6年正式运行。
通州种业科技园还通过定期举办良种展、学术论坛、参加行业内知名展会等进行推介活动。如园区围绕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组织召开的《北京种业专题报告会》,集中展示了各类蔬菜新品种3300多个,凸显园区的新品种展示推广能力与辐射作用;参加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2014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等,增加园区品牌影响力。在积极进行推介的同时,园区成立招商团队对专门对接企业进行前期引入、后期服务工作,包括前期接洽、工商注册、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保障、金融咨询等。
全球引智,汇聚种业精英
2013年12月,通州种业科技园成立专家顾问团队,顾问团队成员包括战略规划、农业经济、项目管理、作物育种、分子生物、知识产权、法律等领域的专家,为园区持续发展建言献策。2014年2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批准成立种业园区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以及四家入驻企业的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5月,北京市科协批准园区成立种业园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以及两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依托政策支持,发挥入驻科研单位和高科技企业优势,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人才服务体系,吸引了一大批院士专家、博士、硕士等高科技人才,初步形成梯形人才团队,为园区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等提供智力保障。
主要依托通州种业园区,吸引了一批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到北京研发创业,一批重大前沿科技成果产生——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绘制了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建成了全球最大玉米标准DNA指纹库,育成的“京葫36号”西葫芦等品种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利用了一批光敏性BS系列小麦不育系,农作物“隐形核不育”技术取得突破,国内第一个通过ISTA认证的种子检测实验室落地北京,通过三年来通过国家审(鉴)定的作物新品种150余个,其中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转基因(耐草甘膦基因)玉米新品种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新品种。北京已成为全国种业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种的重要发源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通州种业园建立规模化的育种基地,方智远、戴景瑞、范云六等院士将创新团队与最新生物育种技术引入园区。
众多民营科研机构也陆续加入,大北农集团、德农种业等大中型种子企业也投入巨资开展自主选育新品种。一个庞大的现代种业体系已浮现于眼前。
通州种业园区正在聚集信息、金融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建设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产业基地,立足北京、服务全国、影响世界。
机制创新,北京领跑全国
按照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北京市科委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2010年8月,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签约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来,北京市科委依托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以及农科城良种创制中心与交易中心的建设,率先探索实践新型种业体系建设,着力创新机制模式,打造商业化育种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发展,为北京种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尝试。
北京市科委重点围绕“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和园区建设等方式,营造环境,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激励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加速重大成果转化。
围绕“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四个新型种业发展链条,北京市科委加强引导和机制创新,统筹资源,抓好服务,调动各方积极性,以机制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北京市科委重点围绕种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培育,统筹首都种业科技资源,发挥首都现代农业育种平台、籽种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和首都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协同创新合力,瞄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种业科技高端,通过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从立项之初进行资源整合,采取定向委托、招标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的形式,应用共享知识产权、股权激励和现代服务业试点等立项方式,促进政府、产业、社会等资源的共同参与,同时约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权益分配等相关事宜,以成果市场化导向开展资源共享和研发攻关,推动传统育种向生物育种、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科研育种向商业育种转变,有效推动了种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重点围绕种业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强化科技服务引领,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农科城种业科技成果(种质资源、新品种、新技术、知识产权等)托管平台,通过建立成果验收登记和托管制度,发挥托管平台的信息联通、强化激励和服务增值等功能,实现了种业科技成果立项签约—成果登记—权保护—信息展示—成果推介—成果转移—后续服务的全链条新型转移模式。
目前,北京建成的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吸引了250家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进入,2012年以来北京市科委支持的种业项目全部实现签约托管,9992个种业科技成果实现了信息成果登记,在对知识产权明晰确定的基础上向社会进行公布,其中3591个新品种在通州国际种业园区进行了基地展示推介,京农科728等20余个玉米、蔬菜新品种成功实现产业化开发。托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种业科技成果的展示交易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北京市科委推进技术交易,加快成果商业化应用和产业化开发,重点围绕成果评价和技术交易,联合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首都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等单位和专家,探索实践科技成果确认和价值第三方评价、公平交易和收益分配等机制,促进市场逆向引动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引导成立了北京农科城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吸引基金群和行业优势资源对接种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的价值化、商品化、股权化和产业化。
如今,北京新型种业体系通过科技管理改革创新,探索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建立成果托管、商业化育种和股权激励等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推动种业进步,其全局性的影响已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