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莉)《岱岳树木文化图考》一书近日在济南召开的2014年植物文化与环境国际会议上举行新书发布。此书是《中国树木文化图考》系列丛书之一,记录了以泰山为核心的整个岱岳地区以植物为载体或诱因的文化成果。面对近年来古树被毁事件频发的现状,丛书主编冯广平感慨:别让古树只留在画册中。
古树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与其所赋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旦毁坏或盗掘,它所见证的历史将从此断层。近年在利益驱动下,盗掘和毁坏古树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去年山东曲阜一中古槐和古建筑被毁,让冯广平痛心不已。古槐所在原为孔氏家学“四氏学”,原在孔庙旁,明万历十年(1582年)迁今址至今已有431年,胸径达到1.06米。“这样存世四百余年的古树和古建筑没有毁于天灾兵燹,却毁于利欲熏心。学者能做的,是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赶快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以慰后世思念和追摹之情。”冯广平说。
冯广平介绍说,岱岳地区是我国礼天崇儒的核心区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我国社会经历的数次大分裂、大统一变革当中,岱岳地区迭经天灾人祸,很多优秀的物质文化成果被摧毁,但以岱庙、三孔、三孟为代表的礼天崇儒园林建筑群和古代疏林却在劫难中幸存下来,且历代重修补植。岱庙汉柏列队参与了历代帝王封泰山的庄重礼仪和盛大场面。孔庙唐银杏和宋槐,以及孟庙的宋柏,记载了唐宋以来,历代王朝尊崇孔孟和儒家文化的崇高礼遇。
《岱岳树木文化图考》旨在发掘鲁中山地及其周边的文化遗产资源,解译古树这一存活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命群体所目击和亲历的人物活动、家族演化、聚落变迁和社会变革,重点考证人和植物之间的选择关系和协同演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