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舞台已经搭建起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在我国民族种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
文·本报记者 毛 宇
近日,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以下简称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有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在交易平台上注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在我国民族种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这是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突破点。”袁龙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袁龙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局长,在他看来,交易平台既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又能确保我国种子企业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意义深远。
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舞台已经搭建起来,中国种业发展新的时代帷幕渐起。
四项种业科技成果在平台上“买卖”
pzq.ipa361.com,这是交易平台的网址,短短12个字符,勾勒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这可不简简单单是一个网站。”袁龙江指了指电脑显示屏说。
的确如此。不同于普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这里出售种子产权,首先要以单位的名义进行注册,而后交易中心将进行确权,并依托农科院的技术和人员优势,进行价值评估。除线上的手续外,在线下,买方会现场对品种的特征和特性进行详细考察,双方进一步协商。若商定,交易平台将在线上出具交易合同,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
寥寥数语背后,是巨大的人力、设备和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支持。据记者了解,在不远的未来,随着金融、税务、法律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的重要意义将更加突显。
在交易平台上,共有植物新品种权、技术专利、基因元件和育种中间材料4项可交易内容。袁龙江告诉记者,目前这个交易平台上的买方主体是企业,卖方则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种子产权持有者。
这种买卖双方的角色构成,并非刻意为之。据报道,目前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在品种权申请人中,教学科研单位占国内申请总量的58.49%,企业只占35.65%;在授权品种中,教学科研单位占国内授权总量的63.56%,国内企业占32.11%;在国内授权的农业发明专利中,科教单位占44.74%,而国内企业仅为17.2%;同样,在育种发明专利申请中,科教单位占60%,企业仅占23%。科研单位成为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的供给方,当之无愧。而企业显然更懂市场需求,可以说,交易双方的组成是“先天的”。
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以后肯定会变。”袁龙江表示,未来买卖方的身份可能互换,其背后,将是我国民族种子企业的蜕变成长。种子企业将具备更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在平台上交易自己的科技成果产权;科研单位也可以向企业及其他科研院所购买所需。
让“好闺女嫁到好婆家”
长期以来,我国种子产权难以规范交易,其中,私下交易问题尤为突出,这一方面导致企业难以获得所需技术,阻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压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09号文件提出,建立种业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平台和托管中心,制定交易管理办法,禁止私下交易。其后,农业部农种函(2014)1号文件指出,要依托中国农科院成立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一个市场化的、规范的种子产权交易平台,呼之欲出。
如今,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在袁龙江看来,这对科研单位和企业都有利。这个公开的交易平台,把信息摆在明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用公平的价格买到更好的成果;科研单位也会在这样的平台上,发现自身研发成果的更大价值,更好地让这一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就像好闺女嫁到了好婆家”,他欣慰地向记者比喻。
通过市场手段,让种子产权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相关政策也会进一步向交易平台倾斜。这种市场加政策的手段,会降低私下交易的发生率。举例来说,目前有关政府部门正在进行科研人员、育种专家的权益比例分配试点,以后会进一步推广。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从公开交易中的获利,很可能将大于私下交易。
同样获利的,还有整个产业链。未来,我国种业的社会化分工将更加明确,生产更加专业化,上下游紧密结合。“现在科研单位卖种子,以后可能就只卖品种权了。”袁龙江说。这种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
中国农科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宋敏博士介绍说,平台为品种权交易提供了通畅、快捷的通道,理顺了产权利益关系,保证科研单位的育种成果转让给企业,发挥科研单位和经营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种业科企之间的高效对接,达到强强联合的目的,也有利于种业科技成果良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提高了科企合作的效率。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种子企业来说,一个公正、公平、高效和透明的交易平台,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自身向“育繁推一体化”迈进。与此同时,交易平台的建立完善,也从国家层面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致富,调动积极性。
随着平台的最终建立完善,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将更紧密结合,打通育种要素向企业流动的渠道,强化企业种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最终的落脚点,是通过鼓励创新,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袁龙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与国外种子企业相比,我国民族种业竞争力还比较弱,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运用市场机制,激活创新能力,壮大民族种业,保障粮食安全,这是交易平台背后的现实逻辑。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
2014年,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力度空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要装自己的粮食。”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确保粮食安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六大任务中,粮食安全居首。
种子企业承担了保障粮食安全义不容辞的责任。袁龙江表示,我国的种子企业在“繁”和“推”方面尚可,但被“育”掣肘。交易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就是要激励种业创新能力提高,尽快实现“育繁推一体化”。
如今,交易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营,配套设施和政策将很快完善。我国种业发展新时代的大幕已启,各方即将登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