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整个一个夏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教授都非常忙,作为即将开业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国际医院)的新院长,他正在为整合一所全新的国际高端医疗机构而奔波——
8月1日,参加北大医学部携北大国际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签署了《学科共建合作协议》;
7月9日,出席北大国际医院与北大口腔医院、北大肿瘤医院、北大六院等签署的学科共建协议签约仪式;
6月9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停机坪通过整体验收,王杉在验收现场,观看北京市公安局警航总队的直升机分队进行了首降试飞。由此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在屋顶停机坪成功起降直升机的综合医院。
其余的时间,王杉都在为医院管理运营、投资方沟通、与国际各大医院的院长谈合作,为搭建一个崭新的国际医院做努力。
据介绍,北大国际医院是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投资兴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由社会资本投资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其目的是“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为使命。医院占地面积298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核准床位数1800张,医院将设置36个中心、49个学科。
“从立项到筹建,北大国际医院历经国家两轮医疗体制改革,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红利推动下,走出了一条社会资本创办非营利医院的不寻常之路”,王杉从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一职之初就接手对国际医院的调研和布局。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开始真有一种找不到庙门的感觉。随着国务院58号文件以及北京市出台“京18条”政策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办医院,那扇“玻璃门”被打开,使企业投资医院成为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北大国际医院70%的投资来自北大方正,而医疗资源则来自北大医学部的诸多附属医院。
国际医院以基础医疗服务为主,是非营利性医院,也是真正和国际接轨的医院,这是王杉给国际医院的明确定位,但是,如何使其体现出“国际一流”呢?王杉认为服务是根本,而人才则是其中的关键。
北大医学部的人才资源是提升国际医院医疗水平的沃土,在共建的科室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泌尿外科、儿科、心内科、肾脏内科、皮肤科、普外科、感染疾病科、中医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血液科、胸外科、风湿免疫科、骨肿瘤科、妇产科、眼科、肝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代谢内分泌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妇产科(含生殖医学科)、骨科、普外科、消化内科、眼科、康复科、心血管内科参与,以及北大口腔医院、北大肿瘤医院、北大三院三家专科医院参与。北大医学部倾其6家附属医院最好的医疗资源,实现对国际医院学科建设的落地。
王杉说,“未来在大门诊、大综合、大专科的基础上加上个性化诊疗,通过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将使得医疗服务有所保障,这也是目前国际大医院普遍采取的做法”。
王杉坦承北大人民医院就是国际医院的大试验场,他把许多北大国际医院即将运行理念提前植入人民医院,包括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HIMMS7级认证以及医联体等探索,希望借此取得运营经验。
“北大国际医院首先是一家医疗、教学、科研、运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以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为宗旨,将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示范基地”。王杉认为,新近出台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将为国际医院带来更多的高端医疗资源,扩大服务的空间和广泛性。
北大国际医院位于昌平区中关村生命源的北大医疗城内,王杉希望国际医院能够成为医疗城的旗舰,虽然医院不以盈利为目标,但通过对医院运行模式的打造,将医药企业、物流公司、健康管理和保健公司等上下游产业联接起来,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这将成为投资者的盈利目标。
对于“北大国际医院要办成国际一流医院,引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这一目标,全国政协副主席、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曾表示,首先是视野,国际医院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在我国,公立医院怎么改,社会资本能不能进入公立医院,社会资本和公立资产能不能放在一起办成一个非营利医院是有争议的,即将开业的北大国际医院是社会资本创办的,但把北大医学部下属的各大医院的品牌和医疗团队算进去,也是社会资本和公立医院合作办医院的模式。而作为国际医院,除了技术要达到国际的水平为国内百姓服务以外,也要吸收国际患者来看病。
北大国际医院将在12月5日正式开业,即将履新的第一任院长王杉依然在为倒计时的到来而忙碌着。“我要让老百姓进入这家医院没有进入医院的感觉,缴费方便,服务贴心,治疗到位,这应该是行医的一种最高境界了”,他说,“其实,国际医院并不神秘,你来了就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