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
构筑创新动力引擎
——张江药谷平台十年“蝶变”

    □ 宋 珏 张 蓉 本报记者 王 春

    如果说“蝴蝶效应”中,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可以形成一股龙卷风,那么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简称“张江药谷平台”)就是那只奋力扇动翅膀的蝴蝶。

    十年间,一片曾经荒芜的芦苇荡崛起了一座中国“药谷”。作为生物医药的专业孵化器,以专业技术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为支柱,专注于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的专业孵化育成,它的身上流动着张江创新的血液,依托和融入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它竞争优势不可复制——

    目前,张江药谷已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数量最多,以美国、欧盟为目标的国际新药研发注册数量最多,国内外CRO机构集聚度最高,承接研发外包业务最活跃的地区。

    融入产业生态环境 发展孵化器集群

    在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恐怕没有哪一个比事关国民健康的生物医药前期投入更大、研发周期更长、产业化步伐更慢。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张江药谷平台正悉心培育着一颗颗珍贵的创业“种子”。

    诞生初始,张江药谷平台就把帮助生物医药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整合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作为第一要务。大学教授、留学海归等科技精英们来这里只需要带着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甚至只有一个创业梦想和创意,而实验设备、工作场所、后勤支持等在这里都能得到保障,使得创业企业尽快发展壮大、抢占制高点。

    2011年转制成为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全资子公司后,张江药谷平台迎来蝉蜕的契机。规模显著扩展的张江药谷平台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创新资源、优秀项目和高端人才的集聚,放大了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的资质效应,从孤立的“孵化器楼宇”向多元化的“孵化器集群”发展。

    在一个良好的丛林生态圈里,有大树、小草、小苗;有喜阳类也有喜阴类,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依附相互之间的合力建立起“万木成春”的生态环境。研发能力是“药谷”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而生物领域的专业分工极为细化,又要求在更高层次上的集成。张江药谷平台总经理唐潇颖认为,改制后的张江药谷平台更多地融入了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繁荣的生态环境,利用独有资源,整合服务资源,提供给产业基地内的中小创业企业。

    张江药谷平台将功能进一步“前移后延”,形成从苗圃预孵化到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的育成服务链,缩短中小企业的成长周期,让小苗长成大树。一方面通过孵化前移,筛选和培育优质创业项目,降低创业门槛。另一方面依托产业基地,探索后延服务,整合已有的IND(临床研究申请)、NDA(新药报批)申报服务等资源,形成以专业服务为核心要素,政府、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相融合的加速器。一前一后,延伸了服务的范围、提升了服务的精度、加强了服务的深度。

    从最初的基础样品检测,到努力建设新药临床前药学部分全项检测的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张江药谷平台与医院、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CRO企业等强强联合,在生物医药技术服务领域做深做强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内的创新要素有效结合。目前张江药谷平台已能对样品进行结构确证与质量分析研究,形成完成技术方案,出具达到申报SFDA要求的报告。

    为提高创业企业的存活率,张江药谷平台积极挖掘产业基地内的人才资源,组建了一支由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企业家及专业人士组成的创业导师和“贴身辅导员”队伍,为创业企业提供跟踪式的对接指导。

    “张江药谷平台,犹如一块‘磁铁’,把创新要素带入这里,构建一个创新动力的引擎体系,依托产业基地的资源推动源头创新,反过来通过源头创新提升产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唐潇颖总结说。

    与资本紧密结合,创造孵化价值

    一边是急需资金支持的创业企业,一边是银行、风险投资等机构因对生物医药产业不熟悉、早期投入风险大等因素,难以下决心贷款或投资。张江药谷平台利用自身在入驻时的筛选和入驻后的服务过程中,对企业情况深入了解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探索,拓宽各种早期金融服务渠道。

    2008年,受政府和上海浦东科技投资公司的委托,张江药谷平台设立了2000万的“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创新基金”,组织多领域专家对项目进行严格而谨慎的评估筛选。2011年,张江药谷平台接受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张江朝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开展“朝阳基金”生物医药领域的早期风险投资业务,对具备成长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投资,2013年成功完成对优秀项目塔瑞莎公司500万元的早期风险投资,实现该基金早期风险投资零的突破、生物医药项目零的突破。

    张江药谷平台还指导和协助创业企业获得政府项目、补贴,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也为它们获得贷款或风险投资背书。联合和引领2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开展对接,累计帮助10家创业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总额超过1.5亿元。同时借力于上海良好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信用贷、创新基金贷等不同种类的科技金融产品,为这些不符合商业银行贷款要求的创业企业争取短期资金周转机会,帮助它们建立早期信用体系。2008年,张江药谷平台成为上海市首批“专业孵化+创业导师+风险投资”孵育模式试点单位。贺普药业、白衣缘生物等一批创业企业在张江药谷平台的摇篮里成长、成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要让孵化器更具活力、更有魅力,更贴合创业企业的需求,就一定要发展投资功能,一方面利用政府资本撬动社会资本,以小钱引大钱,通过专业的、市场化的团队运作,帮助创业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增加创业企业的忠诚度,使孵化器通过分享创业企业的成长成果,实现自我‘造血’。这也是未来孵化器减少对政府投入的依赖,兼顾功能性与市场化运作的必由之路。”唐潇颖说。

    立足多元孵化 建立国际化双通道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江药谷平台执行董事王兰忠在谈及产业基地未来发展时强调,以“药谷”品牌,集体出海,保持领先优势,加速融入国际医药市场。

    作为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成员单位,张江药谷平台一方面向海外科技界大陆学人推介张江药谷,唤起海外游子回到这片热土创业的激情。在这里超过30%的创业者、技术骨干以及首席科学家有着海外留学、科研或者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除了带回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研发技术,更引领和开拓了本土企业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组织国际合作对接活动,帮助创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建立“由外而内”与“由内而外”相结合的国际化双通道。还通过承办“企业孵化器国际培训研讨班”,在展现张江药谷风采的同时,学习和吸收海外孵化器发展的经验,探讨合作可能性。

    依托产业基地内正在筹建的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张江药谷平台未来将探索专业孵化服务延伸至海外的孵化园区,吸引海外的优质项目以回国创业、与国内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落地,也帮助本土的中小企业以国内外共同创业的方式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根植厚土,服务张江,服务全国。十年来,张江药谷平台破冰化蝶,一直致力于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企业发展启动腾飞的力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