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科技日报出版10000期纪念特辑·倾听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访名家 挥斥方遒写人生
茅以升
王 选
石元春
薛其坤
施一公
钱学森
叶笃正
徐光宪
潘建伟

    被国际媒体感慨为“上天送给中国的礼物”的钱学森,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被誉为“稀土之父”的徐光宪……一个个令人景仰的名字,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论述,在通往10000期的道路上,科技日报和读者一起走近大家、聆听名家。

    

    茅以升:人生当架几座桥

    ●见报日期:1986年1月6日

    ●采写记者:郭梅尼

    ●精彩回放:

    朋友,您架过几座桥?在您的一生中,准备架几座桥?

    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一生架过许许多多的桥,有物质的桥,有精神的桥。

    他,就是一道雄伟的桥。

    在茅老九十寿辰前夕,我专程去拜访了他。

    “每造一座桥都是一次创新,很少有两座桥是完全一样的。因为自然界是千差万别的。造物质的桥如此,架精神的桥也是一样。”茅老谈着他对创新精神的体会。

    我和茅老谈起对“奋斗”二字的体会时,他首先告诉我的是“要相信科学”。他反复重复着:“要相信科学是靠得住的,对科学一定要有信心。”

    ●认识茅以升:他是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他主持设计、组织修建的我国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钱塘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王选:总书记关怀汉字激光照排

    ●见报日期:2002年5月27日

    ●采写记者:刘亚东

    ●精彩回放:

    2002年2月1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开幕。在王选看来,由江总书记向他颁发这个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科技大奖,既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又有其特殊意义。在这证书的背后,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22年前那4页纸上苍劲而秀丽的文字,此刻跃然浮现在王选的脑海。

    谈起江泽民同志那份报告,王选院士说:“1980年2月底我看到这份报告后,突出的感受是国家如此支持一项技术上先进、潜力很大,但还不够成熟、尚不能形成商品,而且人们普遍不看好的项目,我觉得这是有普遍意义的。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陈述的该系统的技术优势,后来得到了充分发挥。一个小人物有了初创思想和方案后,在最需要支持和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鼓励和科研条件上的重要支持。”

    ●认识王选:他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当代毕昇”。1981年后,王选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相继推出并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叶笃正:坐看云起气象万千

    ●见报日期:2006年1月10日

    ●采写记者:游雪晴

    ●精彩回放:

    还差1个半月就整90岁的叶笃正,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前,戴上了一副眼镜,一笔一画地在笔记本上写着:“今天科技日报的同志来我家,谈谈,很高兴。同青年同志一起,我总是快乐的。”

    这一天是小寒节气,屋外正呼啸着2006年第一股强冷空气带来的寒风,记者如约来到叶笃正先生的家中采访。由于叶老的身体欠安,原本只想占用他半个多小时,但这时已经过了1个半小时,叶先生谈兴依然很浓,并为记者写下了上面的一段话。

    叶笃正先生曾对他的学术生涯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一个科学工作者,一生的经历就好像是一出戏,这出戏要成功,有两个必需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有一个舞台,对我来说,我一生都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这个舞台就是科学院和大气物理所给我的,所以首先我要感谢科学院和大气物理所。同时,这一台戏成功不成功不仅仅需要一个舞台,而且要有众多的演员彼此帮助、彼此和谐,才能够演成功。这不是一个人的成绩,而是大家的,是大气所科学群体的成绩。”

    ●认识叶笃正:他是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现在国内的著名气象学家几乎都是他的学生,”身为叶笃正的学生,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李崇银院士曾这样告诉记者,“大气动力学这个领域他就是祖师爷了。”

 

    石元春:盐碱土上可耕田

    ●见报日期:2012年6月4日

    ●采写记者:范建

    ●精彩回放:

    像史海钩沉,石元春从尘封的记忆里找出了35年黄淮海科技攻关的影像。这是插在44.4万平方公里、3.3亿亩耕地的黄淮海平原上的全国科技标杆,也是一面农业科技的旗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农业科技。35年前,中国科技吹响号角,排名第一的001号科技项目,则给了“黄淮海科技攻关”,彰显出

    中共中央对举世瞩目的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重视。

    1973年,石元春他们毫不犹豫地打起背包,第一批来到盐碱土最重的河北张庄村。

    张庄的党支书赵蛾这样问:“你们在这儿究竟要住多久?”

    石元春说:“400亩重盐碱地改不好我们不走。”

    1994年3月,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项目(001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受奖者。科技界骄傲地称其为农业界的“两弹一星”!

    ●认识石元春:他是著名土壤学家。在土壤形成的地学条件、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易溶盐积聚规律和古地球化学过程、中国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及其分类、地理和时空上的发展演替系列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施一公:揭示细胞凋亡 研发抗癌新药

    ●见报日期:2014年4月16日

    ●采写记者:林莉君

    ●精彩回放:

    伴随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悠扬的乐曲,身穿燕尾服的施一公走上领奖台,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2014年爱明诺夫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国际大奖的中国科学家,时间定格在3月31日晚11点(北京时间)。

    47岁的施一公早已是学术界“大牛”,此次获奖只是诸多荣誉中的又一光环。“能得到这个奖项很高兴。这是对我在细胞凋亡领域研究成果的一个认可。细胞凋亡和人类疾病的关系特别大。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为新的抗癌药物的发明做贡献。”获奖后,施一公曾向媒体表示。

    回国前,施一公曾是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但是,他始终希望能为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做点事情。回国后,施一公在继续细胞凋亡研究的同时,开辟了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组装及调控这两个结构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推动了我国在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整体发展。

    ●认识施一公: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

 

    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的奠基人

    ●见报日期:2009年11月1日

    ●采写记者:陈磊

    ●精彩回放:

    “我不敢当,不敢当”,微笑着双手合十,眼睛眯成一条缝——这就是钱学森标志性语言和动作。

    他躬身报国,低调为人。钱老对于把“举世瞩目的成就”放在自己身上,特别不自在。他一向反对人家称他为“导弹之父”。

    “我只是沧海一粟!”他多次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

    众多名利,在钱学森面前,根本不能形成诱惑;甚至对于理应属于自己的也处之淡然。而对自己从事的科研和教学,他却是非分明,铢锱必较,严谨求实。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给他写信求教,他均一律认认真真回答,绝不慢待任何一个人。

    其学术助手涂元季这样感慨:“一个人物可以过时,一位科学家的成就也会被后人超越,但科学精神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认识钱学森: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国际媒体感慨是“上天送给中国的礼物”。

    

     徐光宪:“稀土之父”

    ●见报日期:2011年2月13日

    ●采写记者:付毅飞

    ●精彩回放:

    徐光宪是最早呼吁限制稀土产量、控制稀土价格的专家之一。2005年,以他为首的15位院士,以“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为题,共同上书国务院。2006年6月26日,国土资源部决定从2007年起限制全国各稀土矿生产,稀土生产总量不得超过7.4万吨。这一决定公布后,稀土价格立即上升,并在2007年一直维持高位。但在1995年至2005年这十年中,我国稀土出口损失外汇达数十亿美元,凭空让日、韩等国廉价收购储备了可供20年使用的高质量单一稀土。

    “伴随着中国稀土的大量流失,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将受到威胁。”徐光宪表示。目前稀土价格只有1985年的一半,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发达国家将本国的稀土资源封存起来,享用中国的高质量廉价稀土。几十年后如果我国的稀土资源紧缺,将可能面对成百上千倍的稀土价格。

    由此,徐光宪强烈呼吁国家严格控制稀土开采量,建立稀土储备制度,并拨出一定经费用于在价格低迷时收购稀土作为战略储备,借以收回稀土的国际定价权。

    ●认识徐光宪: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稀土之父”。他创造的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而原来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潘建伟:量子通信领域的领跑者

    ●见报日期:2014年6月2日

    ●采写记者:吴长峰

    ●精彩回放:

    潘建伟带领研究团队取得了多个令人惊羡的“第一”:实验实现了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创造了当时量子态隐形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证明了基于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刷新了由潘建伟团队保持的多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利用八光子纠缠态,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是量子信息领域以中国为第一单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首篇长文,被审稿人称为“一个艰苦卓绝的英雄主义的量子光学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通过地基实验证明了实现基于量子卫星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和开展大尺度基本物理问题实验检验的可行性,《自然》审稿人称为“另一个英雄的实验工作”……

    “在光量子纠缠操纵和量子通信方面,我们走到了领跑的位置。”潘建伟说。

    ●认识潘建伟:他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四十二岁即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是量子通信领域的领跑者。

    

    薛其坤:和时间赛跑的物理学家

    ●见报日期:2013年11月14日

    ●采写记者:李艳

    ●精彩回放:

    几乎所有认识薛其坤的人都知道他每天过着“7—11”的生活,即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持续地工作。这是一种近乎苦行的“修炼”,薛其坤从中体会到的是快乐而非痛苦。

    就在半年前,他的团队在实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次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量子霍尔效应家族最后一个有待实验发现的重要成员。在凝聚态物理中,量子霍尔效应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实验分别发现于1980年和198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你的实验数据比别人更准确、更漂亮时,那种快乐,你能体会吗?当你把一个复杂的庞大的仪器用得像骑自行车一样熟练时,那种自如,你能体会吗?当你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时,那种骄傲,你能体会吗?”说这话时,薛其坤脸上带着笑意,身体微微前倾,有些急切地望着记者追问道,“你能体会吧?”

    ●认识薛其坤: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其团队研究成果被杨振宁先生评价“从中国的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