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日报出版10000期纪念特辑·现场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在一线 身临其境报新闻

    新闻在现场,我们在现场。

    当中关村高新区设立、院所转制拉开帷幕,我们在现场;神舟五号发射、嫦娥飞天,我们在现场;探寻南极这个冰雪大陆,深潜马里亚纳海沟,我们在现场;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我们在现场;北京奥运会的民族盛事,我们在现场……

    蛟龙探海,神秘海底共勘探

    2012年6月3日,蛟龙号出征挑战7000米载人深潜。

    “在北京时间今晨5时29分开始的7000米级海试第5次下潜中,蛟龙号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当我们检索蛟龙号深潜的消息时,即便在新闻门户网站,依然看到的是本报特派记者陈瑜第一时间现场发来的报道。

    随着我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取得圆满成功,马里亚纳海沟海底的神秘面纱就此揭开冰山一角。马里亚纳海沟不仅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而且海底地质结构复杂。潜航员和下潜的科学家在7000米级海试中先后发现了11种新物种。

    7000米深潜之后,2013年6月5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自青岛起航,本报记者付毅飞、高博也随行前往。这次科考先后前往中国南海、中国大洋协会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矿区开展下潜作业,中途停靠波纳佩港补给。

    图①“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下潜人员唐嘉陵、李宝钢将科技日报标识带入“蛟龙”舱内合影留念。

 

    中关村,见证高新区发展

    1988年5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随后颁布了18条优惠政策。

    建设国家高新区迅速成为贯彻改革开放总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和产业布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991年和1992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51家国家高新区,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至此,拉开了中国高新区全面发展的序幕。

    2009年之后,国务院先后批复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此外,国务院还根据形势需要,加快了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工作,在1997年批准杨凌、2007年批准宁波成为国家高新区后,近年来又有几十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至此,国家高新区达到114家,实现了新的战略布局。

    1988年5月21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北京市决定在海淀设立新技术试验区》。

    图②当时中关村发展之初的场景。

 

    院所转制,纵论广阔新天地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为标志,以调整结构布局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主要内容,以原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为突破口,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转制十几年来,精干了科研队伍,科研院所数量大幅度减少,从改革前的5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3000多家,同时增强了市场活力,产业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院所的综合实力已今非昔比:2011年中央级转制院所总收入达2469亿元,是2000年的10.7倍,其中有18家转制院所的总收入超过30亿元。

    从事业到企业的身份转变,使转制院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激发科研人员面向市场研发、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技术开发的市场导向从本质上得以确立。

    1999年7月,《科技日报》设立《科研院所改制系列谈》专栏,系列报道院所转制的举措和思路。

    图③转制院所钢铁研究总院历史图片。

 

    非典疫情,记录艰难岁月

    2003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搅动了我们的神经。

    2003年初,我国广东省首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随后,广西、山西、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发生非典疫情。

    在那段难忘的日子,本报记者奔赴抗击非典一线,记录了可歌可泣的抗击非典过程。

    2004年12月8日,科技日报刊发《铸造抵御SARS之盾》,第一时间报道“世界上第一支针对SARS病魔的灭活性疫苗通过了Ⅰ期临床研究”,世界上第一支针对SARS病魔的灭活性疫苗,通过了Ⅰ期临床研究。这不但表明,中华民族具有高质量、高效率开发新型疫苗的组织、科研和生产能力,也向世人证明,我国政府有能力控制疫情,也有能力在未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

    科技日报特别报道部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

    图④抗击非典期间图片。

 

    “神五”发射,载人航天成现实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由“长征-2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月16日6时23分,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载誉归来的航天员,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杨利伟成为“航天英雄”。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高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3年10月16日,《科技日报》在头版刊发《圆梦飞天》,并且推出《神舟飞天》特刊,通过第一手的采访对神舟五号航天任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专业解读。

    图⑤神舟五号发射瞬间。

 

    汶川地震,千里穿越重灾区

    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9.5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本报组织了报道组,奔赴灾区现场,发回来大量来自救援一线的报道。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本报记者张显峰半个月里几乎跑遍映秀、青川、汉旺等重灾区,找不到网络发稿的他将一路观察用短信发回报社,一篇2000多字的短信体通讯《千里穿越重灾区》赢得了各界好评。2008年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图⑥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科技日报记者张显峰在前往映秀的途中。

 

    北京奥运,华夏盛事同欢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并于2008年8月24日闭幕。北京奥运会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誉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深度交汇。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本报组织了专门的报道团队,除北京鸟巢、水立方等赛场外,还分赴天津、沈阳等奥运城市,在现场全面反映这场举世瞩目的赛事盛况。本报还特别着重报道了奥运中的科技元素。2008年7月12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500辆新能源汽车为北京奥运提供绿色动力》。

    2008年9月29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报摄影记者周维海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

    图⑦周维海在奥运会现场采访。

 

    南极科考,冰雪大陆启征程

    2010年11月,中国南极考察队又一次开始南极科考之旅。2011年4月1日,历经142天南极考察,航行2万余海里,圆满完成31项科考任务、25项后勤保障和1项国际合作任务,这次科考胜利凯旋。

    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南极蕴藏着较北极更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和煤田、丰富的海洋生物(特别是南极磷虾)和油气资源、地球上72%以上的天然淡水资源。

    本报80后记者陈瑜随南极科考队采访,期间采写稿件71篇、8万多字以及多幅图片。

    2010年12月20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的《南极的冬天,他们这样度过》,通过现场的生动描写,再现了南极科考越冬队员工作和生活的状况。

    陈瑜的南极科考之旅引起了热烈反响。她从南极科考归来后的当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图⑧陈瑜在南极采访。

 

    嫦娥三号,同庆千载登月梦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搭乘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嫦娥三号的成功,开启我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相比一期的绕月探测、二期的落月探测,尤其是嫦娥三号任务要实现月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风险更高。以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将全面转入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的新阶段。

    本报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地,全程跟踪这次重大航天任务,发回来多篇实时消息和专家解读,并推出了《踏月寻梦》嫦娥三号探月特刊。

    2014年3月16日,科技日报在头版刊发《嫦娥三号探测器第四月昼成功唤醒》,刊发了玉兔号月球车收到正常遥测信号,成功自主唤醒的消息。在此前3个月昼工作期,着陆器工作正常。其搭载的有效载荷月基天文望远镜、极紫外相机以及工程载荷月尘测量仪完成了既定的探测任务,获得了大量科学和工程数据。

    图⑨嫦娥三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