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景 |
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 |
由学生主办30余年的学术刊物《中医学与辩证法》 |
梁繁荣校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彭成副校长在国际大会上作报告 |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 |
第二届国医大师刘敏如 |
“十二五”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围绕学校科技发展规划目标,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重大项目、科研经费、平台建设、成果产出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十二五”以来,我校获资助课题1254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86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5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以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市二等奖等50项。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2011计划”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2011计划”是教育部于2012年正式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简称。成都中医药大学于2012年7月牵头组建了“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和“针灸经穴效应协同创新中心”,且分别于2013年6月和2014年6月成为四川省正式批准认定的两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
“道地药材中心”
打造道地药材全产业链
“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 (以下简称“道地药材中心”)以“药材种质资源的保存与评价”、“基于生态环境的西南道地药材资源研究”、“西南道地药材多维评价研究”、“西南道地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四大任务牵引,以川附子、川贝母等50多种西南道地药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道地药材大品种,打造“新品种、新资源—种子种苗—药材—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相关产品(中兽药、提取物、保健品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
道地药材中心以切实服务西南道地药材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重点,构建道地药材系统研究和综合开发的“一个种质资源库三大技术平台九大技术单元”的创新模式,成为创新科学研究的学术高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孵育基地、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全面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解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问题,引领道地药材研究, 实现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
目前道地药材中心共聘任人员140人,其中研究人员128人,管理服务人员12人。中心拥有院士3人,国家首届教学名师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聚集了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农业部测试中心4个,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成都)、国家财政部实验室7个、国家发改委企业技术中心5个等主要科研平台;拥有近百个药材GAP基地,现代中药饮片生产线,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丸剂、煎膏剂、口服液、颗粒剂、注射剂、冻干粉针、涂膜剂、喷雾剂等液、固体多个剂型GMP生产车间。
道地药材中心培育组建以来,协同创新成效显著。承担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的系列重大任务,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五要素”和道地药材“品质性效用”多维评价的研究方法;实验室主任彭成教授主编并出版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中华道地药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完成灾区药材资源恢复重建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示范研究,完成我国20种重要道地药材的形成模式、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的研究,“参附注射液的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首建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占领中药战略资源的制高点;制定泰国中药的国家标准;完成三七通舒胶囊欧盟标准,促成地奥心血康欧洲成功上市,走向国际;完成参附注射液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开发了系列新产品和创新药物,完成了参附注射液、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破解了西南区域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直接经济产值超过100亿元。
“针灸效应中心”
携手国际开展协同创新
“针灸经穴效应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针灸效应中心”)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穴效应重点研究室等为依托,以梁繁荣校长牵头承担的两项国家973项目“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及生物信息基础研究”(CB2006508500)、“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基础研究”(CB2011518500)为契机,自2006年开始,与四川省中医科学院、德国柏林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始进行经穴效应协同研究,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12年7月,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国内针灸研究领域最具实力的11所高等院校,2所科研院所和3家知名企业,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传承文化、发展理论、服务健康”为总体思路,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了“针灸经穴效应协同创新中心”,并以将中心建设成为针灸疗效提升的重要支撑、针灸理论创新的研究基地和针灸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作为总体目标。
目前针灸效应中心形成了三个稳定且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一是经穴效应特异性临床评价方向,以针灸临床疗效提高为核心,开展针灸治疗临床常见病和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二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生物学基础研究方向,以阐释经穴效应特异性科学内涵为重点,采用多学科技术手段,从局部启动、靶器官响应、中枢整合等环节深入研究;三是经穴诊疗设备研发方向,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目标,开展经穴诊疗设备或器械研发。
同时针灸效应中心集聚了国内外一流的研究人才,形成一支规模适度、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协作力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团队。目前中心拥有两院院士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以及一批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和学术学科带头人;中心聘任的研究人员105人中,高级职称65人,博士生导师23人。具有海外研究、学习经历45人;具有博士学位55人,具有硕士学位27人。中心拥有针灸学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为协同创新项目的开展储备了优秀的人才资源。
针灸效应中心成立以来,协同创新成绩喜人,效果显著。已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0余项,依托以上项目的实施,开展了以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周围性面瘫等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初步证实了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并初步归纳出基本规律;采用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代谢组学技术手段,初步阐释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和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79篇(SCI收录166篇);获得国家专利45项;出版教材专著42部;制定了5种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和11项针灸技术国家标准;开发了3种高科技针灸新产品。
“2011计划”助推科研发展,科研实力支撑“2011计划”,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先期建立两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必将集聚和培养一批创新型拔尖人才,取得一批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使学校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学术高地、中医药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四川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为国家及四川省的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