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4日 星期一
■火车品鉴
我国第一台2000马力“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于1959年在四方工厂试制成功。图为该车运行在北京站的情景。

    内燃机车

    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思路,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不但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更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性变革。

    1894年,德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1905年,第一台可正式运行的内燃机车在美国诞生。与德国内燃机车一样,这台内燃机车装用的也是汽油机。1910年,第一台装用柴油机的内燃机车在美国问世。

    中国铁路机车制造历史起于1956年。1956年,铁道部根据中国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编制了《1956—1967年铁道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了要发展新型机车。

    1958年,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的前身四方工厂制成新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风”型双层客车摩托车组。1959年,四方工厂制成新中国第一台卫星型2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1964年1月,四方工厂研制成功适应大型工矿及铁路调车需要的“红星”型内燃机车,牵引性能和运用可靠程度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64年,四方工厂又试制成功东方红1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成为中国第一台在干线上运营的内燃机车。在之后的岁月中,四方工厂积极参与“东方红”“东风”等中国内燃机车主力车型的制造,陆续制造了东方红2型、东方红3型、东方红4型、东方红21型,东风1型、东风4B型、东风4C型、东风4E型等内燃机车服务于干线客货运;也陆续研制成东风5型、东风7G型调车机车以及工矿系列内燃机车、出口国外内燃机车等,形成了能够运用于各种环境,窄、准、宽轨型谱基本齐全的内燃动力产品系列,享誉国内外。

    1999年,四方工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交流传动内燃调车机车“捷力”号NJ1型,2002年10月,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NJ2型又在四方工厂诞生,展示出我国机车技术的日新月异。

    “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1958年10月,四方工厂在“东风”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试制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经过一年的艰苦攻关,于1959年9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10月,该机车驶向北京,与“韶山”“巨龙”等机车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并参加全国工业展览。中央有关部委、各省市负责人以及铁道部先进工作者600多人前往参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于11月12日前往参观并写诗祝贺:

    电掣风驰今在眼,巨龙追逐卫星奔。

    韶山初见星星火,次日已经燎大原。

    卫星型机车是四方工厂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设计研制的。这是中国第一台NY1型2000马力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构造时速为140公里,起动牵引力为270千牛。该机车的试制成功,填补了中国没有大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空白,该机车共制造4台,1966年改型号为“东方红”(1)型,该机车虽然未形成大批量生产,但是给“红星”型液力传动等调车机车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