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3日 星期五
云南发现志留纪最大脊椎动物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李大庆)6月12日出版的《自然—科学报告》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发现的迄今为止志留纪最大的脊椎动物——一种被命名为钝齿宏颌鱼(Megamastax amblyodus)的硬骨鱼。证据显示,4.23亿年前的钝齿宏颌鱼体长可达1.2米,在食物链中占据较高位置。这一发现挑战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动物的传统看法,同时促使研究者重新思考氧气含量变化与脊椎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

    朱敏团队是在我国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潇湘动物群中发现了钝齿宏颌鱼的两块下颌骨和一块上颌骨标本。它为脊椎动物的早期演化及古环境演化的热点议题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钝齿宏颌鱼的下颌长十多厘米,按其它完整保存的早期硬骨鱼身体比例计算,其体长应超过1米,最大的可能达到了1.2米左右,远远超过了之前发现的所有志留纪脊椎动物,这就否定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以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动物的论断。古植物学研究也表明,至志留纪晚期,陆地维管植物已相当繁荣。这些发现都支持了古灰烬证据所显示的氧气含量变化模型,即古生代氧气含量增高事件发生在约4.2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

    颌骨特征表明,钝齿宏颌鱼是一种典型的硬骨鱼。下颌骨由两列骨骼组成,内外颌骨上生长着牙齿。外侧的牙齿可能用来捕捉并紧紧抓住猎物,内侧的大型钝齿则用于压碎其硬壳。

    传统观点认为,志留纪的水域为无脊椎动物所统治。而潇湘动物群的证据显示,最迟在志留纪晚期,当时的云南已存在鱼群。有颌脊椎动物已经分化出许多类群,占据了多个生态位,有些体型已经相当硕大,“鱼类时代”也许可以前推到志留纪。

    上图 钝齿宏颌鱼生态复原图:在志留纪晚期的海洋中, 1米长的大鱼正在捕食无颌的甲胄鱼。下图 钝齿宏颌鱼下颌化石:一完整下颌的侧面观、舌面观和顶面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