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7日 星期六
让高考多闪耀些人性的光辉
文·句艳华

    ■玉渊杂谭

    今年的夏天热得有点早,但高考还是很准时地来了。今明两天,全国939万考生将走进考场,迎接这一场或许将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考试。而部分省市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考试还将延续到后天。教育部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考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考试服务,具体包括,创造良好的考场环境,为残疾人参加考试提供便利,做好交通及突发事件预案等等。

    细想起来,“人性化”确实是近年来高考的一大亮点。很多地方在高考期间,为考生提供了颇具温情的服务措施,交警开车送晚点的考生去考场、公安部门为丢了身份证的考生赶制证件、市政部门要求建筑工地夜间停工以保障考生休息,甚至民航部门都让飞机绕开考场上空以降低噪音等等,频频见诸报端。

    当然,更大也更重要的“人性化”还体现在制度的变革,比如,1985年开始,陆续有省份取得自主命题的资格;1994年开始,考试科目更加多样化,3+X,3+1+X等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2001年,取消了报考资格中要求“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的规定,这几年,大叔大妈走进考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再推开一点看,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本身就是中国改革进程中最具“人性化”的制度变革之一。高考所考的主要是知识,高考制度对于社会进步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一个人可以用自己拥有的知识,改变自己命运并奉献自己的价值于社会。而知识的获得,虽然也与先天智力禀赋、后天学习环境等密切有关,但主要还是要靠个人的勤奋学习。因此,在人们特别是一个社会的年轻人实现社会流动的过程中,与血统、门第、资产、权位等因素比较起来,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高考,仍然是一把相对公正的尺子。

    高考制度的人性化,归根到底,还在于其公正性。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复杂社会,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管理体制不科学等问题,使“人性”在不同阶层的人那里,具有了多样化有时甚至是冲突的内涵,各种因“特长”或“竞赛”而获得的政策性加分,对于符合生活在城市、家庭富裕的考生而言,应该是符合“人性”的,但对于那些没有条件获取相关教育培训资源的考生来说,就未必那么“人性”;高考和户籍捆绑在一起,对于受教育地和户籍所在地一致的考生而言,没什么不“人性”的,但对于从小跟随父母辗转于不同的打工地点的考生而言,就不那么“人性”了;更无论那些高考和大学招生过程中的卖试卷、走后门、打招呼、递条子等仅符合少数特权人物“人性”的违规行为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改革,依然在路上,前进的方向依然还是“人性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