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欲建世界级石墨烯产业研究院,遂面向全球招聘院长,但两年多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不是没人应聘,也不是来应聘的没有水平,是我们缺钱。”一位负责人在闲聊时道出了自己的困扰。
“缺钱”,也就招不来足够有分量的院长,也就难以形成科学、系统的科研和产业规划。“站上世界舞台”,这个当地政府编织的的梦,在被泼上一大盆冷水后,逐渐变得意兴阑珊了。
石墨烯,属于当今世界的科技前沿,在我国当作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技术和产业一旦突破,将对未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不过,正因新兴,石墨烯和诸多战略产业一样,还不具备大规模市场化的条件。
换句话说,在产业发展的初期,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布局。在市场缺位的时候强势补位,这家石墨烯产业研究院,就是这种背景下由当地政府出资建立的。
但扶上马容易,跑完全程很难。地方政府没能力包打天下。同时,由于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把身家性命压上,去搏取一个难以预知的明天。况且,政府自己来作“风投”,本身就有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赌博的意味。
当全球最懂石墨烯的华人前来应聘、承诺把各国最优质的资源带来时,受困于“这支世界顶尖团队的几百万年薪”,这家由政府出资几千万建立的研究院,最终选择了忍痛割爱。
进亦忧,退亦忧,当地政府陷入了“两难”,也留下了一个看似无解的方程式。面对石墨烯产业研究院,当地政府还能做些什么?这也成为各地政府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面对的一个共性话题。
其实,在面向全球招聘院长的两年里,研究院周围的环境发生了质变。世界市场需求和当地政府引导叠加,这里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石墨烯产业链,一些具有世界水平的产品随之诞生。在此之后,不少资本追逐着利益而来。这时候,对于石墨烯产业研究院来说,没有社会资本问津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了。
很可惜,在发力支持打造出“人造盆景”的“小环境”后,当地政府没有随着这种改变而改变,没有在新的环境中培育出更加天然的“热带雨林”。
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忽视了社会资本的进入,自然也就难以用权力的“减法”换活力的“加法”。于是,区区几百万年薪,成了一支世界顶尖团队进驻的“绊脚石”,并可能成为石墨烯产业世界级梦想落空的开端。
谁能治好“院长空缺”的顽疾?事实远不是“缺钱”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