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
大学该求怎样的“名”

    如果要搞一项世界排名,中国的大学在起名字的劲头上,不说独领风骚,至少是“世界一流”的。

    最近有报道说,更名仅三年的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本月底将再次改为武汉工商学院,这已是这所学校的第三个名字了。湖北有15所高校先后换成近似名称,搞得新生报到时经常走错校门,甚至还有考生因校名一字之差填错了志愿。也难怪。你能一眼区分“武昌工学院”和“武昌理工学院”吗,能搞清“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有啥关系吗?

    这当然不是湖北的“专利”,近些年去一些地方出差,常常被冒出来的“新大学”搞懵,一打听才知不过是“新壶装旧酒”,或是“小学生穿了学士服”。比如,我求学过的地方有所铁道学院,前些年摇身一变叫“交通大学”了,老家的孩子填志愿还向我打听它和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哪个好,搞得我哭笑不得。

    这事放在国外,可能人家是很难理解的。好端端一个牌子,为什么非要换来换去,换得连别人都不认识你?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50多年,一直是这个校名。设想它如果改成“麻省理工大学”或是“美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不是看起来特“野鸡”?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创立于1794年,校名中不仅“师范”而且“学校”,拿我们的“校名解析学”评价,充其量是个三流专科。但人家几百年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享誉世界,培养出了1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几任总统、总理。

    其实也不只外国的月亮圆。国内的许多名牌大学,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等,也都是几十年来守“名”如玉。其校名已固化为品牌、文化、信誉乃至价值观,往往提起一所大学的名字,就能让人想起一种学风、一段佳话或一些名流。这是一种社会认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

    为什么一些二三流的大学却热衷于在名字上做文章?比如有的学校明明很有历史了,却要换上冠有“中国”二字的名字,以显其大;比如有的学校已在行业内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品牌,却要改为名不副实的理工大学、科技大学,以去其“土”;再比如,湖北改出那么多血缘难辨的“姐妹大学”来。说到骨子里,还是内功不足虚名来填,是浮躁和贪大求洋的心理作祟。

    很难说这种心理是虚荣还是功利。因为有的学校改名后确实生源滚滚了,有的却寂寂无声了。但在校领导和当地政府却是一样的——校史上留名,“永垂”的政绩。

    校名亦如人名。一个人如果总是改名字,就会让人怀疑是不是欠了别人的债,或是在公安那里挂了号。学校亦然,名字改来改去,难免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丧失了信任,何来吸引力?

    大学求“名”无错,但当求在社会上的好名誉,同行间的好名声,学术界的好名气;当以学问闻达求名,以桃李荟萃求名,以笃定学风求名,而非在名字上“求签问卦”。

    在大学改名这件事上,教育部还是少一些“成人之美”为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