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慧友 徐兰山 本报通讯员 段爱珍
阳春三月,在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省政协主席陈求发等省主要领导的共同见证下,“201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公报出炉: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何继善获杰出贡献奖;董子钢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获奖项目共计223项。
全览公报,诸多造福湖南,惠及全国乃至全球的先进科技成果、杰出科技团队,从省级红榜,走上国家科技奖励至高荣誉的奖台,镌刻下“湖南荣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斩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首个“创新团队奖”;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领衔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为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唯一通用项目,实现了该省主持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零的突破。连续两年,每年20项湖南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获颁国家科技奖励大奖。获奖项目数在全国省市区推荐单位中名列前茅。
科技奖励含金量的逐年攀升,与湖南省科技实力稳步推进息息相关,也与湖南“科技强省”战略布局密不可分。近年,湖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坚守“四条底线”(粮食生产、节能环保、青山绿水、人民生活质量),以“三量齐升”(三量即经济总量、人均均量、运行质量),具体践行“四化两型”建设,科技创新成为了稳增长、转方式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科技要为经济大局服务,政府要为驱动科技创新服务”,成为了湖南省科技奖励办服务工作与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指南”。湖南科技奖励工作坚持竭诚服务,不懈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受到了国家科技奖励办及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以“利”获“励”
杜家毫指出,科技工作者要将科技创新与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完美结合,真正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是湖南科技奖励的向“创新”要“红利”的原则:获奖的科技人才、成果,均要为湖南省、国家的产业升级、有效投资的扩大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突出贡献。无“利”不“励”。
要创“利”,就要“协同”各方创新力量:湖南省奖励办以“推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体系建设,创造开放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为重点导向,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混搭”,解决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重大难题,通过协同创新产生“共振”,将科研能量成级数放大。随着各方创新主体“协同”能力的增强,湖南诞生了一大批创新性成果,并在重大装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红利”丰厚:仅本年度省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累计为湖南新增经济效益2181亿元以上,新增税收超1030亿元,节支总额逾279亿元。
获得本届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医药自动化生产线产品质量视觉检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项目,由湖南大学和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他们攻克了大型医药自动化生产线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自动化检测与控制关键技术难题,创造了世界首创的大容量注射剂全自动智能灯检机,系列智能灯检成套装备已推广到国内外120多家制药企业。
民生、环保,每个人的切身之“利”。湖南的“四条底线”,条条聚焦“民生”与“环保”。此类科研成果,也是湖南科技奖励的热门得主:本年度,省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190项获奖项目中,面向湖南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了产业和行业发展关键技术的获奖项目共87项,涉及农业科技、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的获奖项目94项。
以“服务”换“服务”
以“利”获“励”,是湖南科技奖励评定的首要原则。以“服务”换“服务”,则是湖南科技奖励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不二法宝。湖南省科技奖励办主任谭立刚认为,奖励工作必须结合省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的调整奖励评审标准,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团队提供真诚的服务,只有如此,才能激励科研人员为湖南“三量齐升”、“四化两型”服务的最大热情,创造出巨大的红利。
湖南省科技奖励办坚持服务企业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在223项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的就有140项之多,占比62.8%。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同比增长11%。
本年度科技进步奖中,湖南新增设“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别”,加大对该省技术创新工作突出并产生显著成效的创新型企业的奖励力度。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和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拔得了该奖项的“头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兆瓦级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与关键零部件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中,对兆瓦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大型风电机组大功率、超低速、高效率运行等技术难题。项目获发明专利8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产品已在国内外50余个风电场实现并网发电,近三年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实现利润8.9亿元。
谭立刚笑言,尽管奖励工作坚持奖“利”,但他们无“利”也起“早”。自然科学研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却是应用技术的根基。根基不稳,利益则不安。即使不创“利”,也要提早布局。谭立刚介绍,湖南将基础研究和自然科学基金新列入科技进步条例,明确加大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深入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重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荣获了首届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奖的“国防科大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便出自湖南省创新研究群体库的精心培育。本年度省31个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93%以上数目的项目,曾获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培育。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在创“利”的逐步转化中。如本届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灼华、唐北沙团队的“帕金森病的分子病理机制”,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家族性帕金森病的分子诊断,散发性帕金森病的风险评估,帕金森病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实现临床应用。
湖南省科技奖励工作对“人才”的挖掘,也颇为特色:湖南光召科技奖,名符其实的三湘院士“摇篮”,至2012年,共有7位湖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当选院士前,先后获颁“湖南光召科技奖”。去年,湖南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其中两位院士此前刚获颁“光召科技奖”。关注科技领军人才的同时,科技奖励也倾向于对中青年科研人才生力军的激励:本年度三大奖项获奖人员中,牵头或参与研究攻关的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总计1214人次,占比63%。
记者注意到,今年,湖南科技奖励评价体系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则,“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版权和标准”等的评分权重,由原来的0.18增加到0.25,这种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自主知识产权导向,突出项目的自主创新性标准。二则,明确放宽对科学技术进步奖前三完成人的条件限制,仅要求第一完成单位为在湘企业即可。借此吸引省外研发力量与成果,加大对湖南“红利”的贡献。
湖南省全面部署实施《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之初,科技厅厅长彭国甫强调“注重立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工作。省级科技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侧重在湖南转化与产业化。各种科技奖励要以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湖南科技奖励全面激励“本土造”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今天,湖南科技奖励的橄榄枝,伸向了全国乃至世界,积聚“无国界”的科研之力,造福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