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提个醒
随着全球化进程、我国的开放和经济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普遍,病媒传播疾病从流行区域和国家传入的风险逐年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助理刘起勇说,如今病媒生物和病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更加便利。我国海关每年截获的从境外输入的病媒生物,特别是从东南亚和非洲等主要流行区传入的数量年年递增。2013年,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占全国报告病例的90%以上。
我国病媒生物种类多、分布广。随着全球化、气候变化、生态变化和城镇化发展,病媒生物分布区在不断扩展,病媒生物抗药性也日趋严重。中国疾控中心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了重要病媒生物的监测。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我国病媒生物总体密度呈平稳下降趋势。但是,我国业已控制的病媒传染病流行范围依然很广,乙脑等疾病出现一些反弹。新发病媒传染病在我国相继出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措施。
刘起勇介绍,我国针对病媒生物监测、风险评估、预警、控制技术和策略的创新性研究还不足,不能满足我国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的控制需求;目前病媒生物监测网络未能全方位覆盖,不能及时全面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变化趋势等;对病媒生物及病媒传播疾病的危害性、防控知识的宣传有所欠缺;病媒生物防治需要全方位参与,综合协调和可持续防治仍有待加强。(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