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视点
如果私人诊所走进了社区,开到了您家门口,你还会选择去大医院吗?日前,北京市卫计委宣布,将允许北京市范围内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也就是说,医生在医院上班的同时,还可开家私人诊所。今后,老百姓需要看哪个专家了,既可以到医院挂他的门诊号,也可以到他的诊所里找他看病,这样一来,老百姓看专家难的问题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也缓解了。
政策制定者是希望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老百姓的“看病难”,还可以让优质医生获得更多的报酬,提高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减轻大医院工资支付成本(医生举办私人诊所方案实施后,医院科室内部人事薪酬制度需要相应进行配套改革),可视为医生多点执业的一种探索。不过,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惠民举措,似乎并没有得到在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回应。
新政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可以预见的一个好处是,对技术高超的医生来说,这将大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以技养医”。然而,“允许”二字却意味着高成本高门槛。
首先门槛高,新政说得很明白,只允许副高以上职称的在职医生开私人诊所,并且还得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任职工作2年以上。符合这种条件的医生在数量上本来就少得可怜,把绝大部分医生排除出在这种资质之外。
众所周知,副主任级别的医生在医院都是一线临床骨干,而且多数集中在大医院,他们哪来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开私人门诊?以现在大的三甲医院为例,一个普通的医生平均一天接诊百八十个患者,多的时候能达到200个左右,有时候连喝水、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如果再开办私人诊所,岂不连轴转了?他们哪来的时间和精力两头兼顾?岂不成了“疲劳驾驶”?
其次成本高,私人诊所开设成本过高,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大门槛。曾是协和医院的“急诊女超人于莺”,去年辞职并开始筹备一家属于自己的私人全科诊所。但是直到现在,她的私人诊所被困在了租金和成本的环节上,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开一间私人诊所,有没有多余的精力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场地、医疗设施以及相关人员等方面的配备,这对大多数医生而言并不太现实,而且一线医生也表示“没时间”、“没兴趣”。此外,在现行医院人事制度下,医生之于医院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医生开诊所或多或少都会分散精力,影响医院利益,必为医院所不乐见。即便万事俱备,开业之后呢? 患者医保报销问题、费用如何收取、药品流通问题、水电成本、税收政策等等一系列诊所正常运转面临的问题都不明朗。在主流医疗机构强势的环境中“医生开诊所”能得到政策的扶持,哪怕只是公平、公正的“同等待遇”吗?所有这一切都是准备“开诊所”的医生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不可否认,在职医生开私人诊所的初衷是好的,是帮忙解决医疗弊病而不是增加问题,有足够的竞争,才是铲除以药养医和过度医疗,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的最大推动力。但政府是不是在鼓励办诊所,医生们清楚得很。在市场环境下,“允许”不去,“鼓励”才去,用脚走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所以,与其说医生为何对办私人诊所不“感冒”,不如追问有关部门为何不鼓励医生开私人诊所。
笔者认为,“鼓励医生开门诊”还应该出台更多的配套措施,包括资金支持、税收减付、人员薪酬及职称共享机制等。否则,将只是雾里看花,终究难以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