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4日 星期一
“受助者”变身“授助者”
——记扬州大学90后贫困大学生公益组织

    □ 本报通讯员 陈森青  杨 梅  印 莹

    “我包的饺子煮好后,第一只先给‘牛津团’的昊一哥哥吃。”在扬州大学校区11个来自雅安灾区的孩子对笔者说,“这次,我们特地学着包饺子以感谢一直帮助我们的哥哥姐姐。”

    “牛津团”是由扬州大学一群90后贫困大学生组成的公益组织。雅安地震期间,他们自发为灾区募捐。因为本身是贫困生,没钱雇用车辆,大学生们拎着一只只硕大的牛津包奔走于各个社区,这种简单而真诚的方式感动了很多人,因此,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牛津团”。

    在援助过程中,团员们发现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很多人甚至会面临中途辍学,这让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们决定以结对的形式帮助山区孩子完成“读书梦”。

    刷盘子、发传单、下车间…有的利用课余勤工俭学,有的拿出自己的奖学金,甚至有的通过义演、捡垃圾等方式筹集经费。今年暑假,53名团员放弃休息,冒着炎炎烈日为山区孩子的“读书梦”打工赚钱,共筹集了两万元的“爱心基金”。此外,“牛津团”还与媒体和爱心人士共同资助11个雅安孩子来到扬州继续深造,共圆“读书梦”。年前,在由团中央学校部等单位指导组织的2013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中,“牛津团”从近400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在我的求学路上受到过很多人的资助。现在从事感恩公益,也是在帮助过去的自己。”刚刚毕业的王洪静是一名来自苏北农村的孤儿,学校和社会的资助让她读完大学并顺利就业。她是“牛津团”的最初成员之一, 虽然毕业了,但她仍像当初每个月从勤工俭学的收入中“挤出”两百元钱注入“爱心基金”一样,继续从事着感恩公益之旅。

    成立至今,“牛津团”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今天两百多人,公益足迹遍布四川、甘肃等多个省份……公益力量越来越多,“牛津团”帮扶范围也越来越大。

    这是一群贫困生的爱心接力。在团员的登记表上都印着这样一句话:做人就应该像蜡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团长王昊一介绍说,“我们都有一种信念,贫困本身也是一种升华人生价值的宝贵财富,虽然不能选择家境,但可以选择人生。”

    “人的价值即在于‘被需要’。”扬州大学团委书记徐蕾评价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事实上,热衷公益本就不仅是大人物的“奢侈消费”,也是普通人的“凡人善举”。如果一名贫困学子心存感激,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到幸福,这种幸福会扩散,也会影响更多的人,形成大爱校园的浓郁氛围,这更体现出一种生命尊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