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林市委书记王凯(中)在玉林市陆川县调研 |
□ 本报记者 江东洲
深化改革不停步,腾跃发展踏新程。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广西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广西玉林市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成员城市,玉林市如何加快改革发展,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林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凯。
建成“两城市一中心”
记者:历经这些年的发展,玉林市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当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广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形成“双核驱动”的战略格局,玉林市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首先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前玉林市的整体发展形势?
王凯:玉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首要的根本性任务。2013年,玉林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98.5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113.8亿元,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953.6亿元,增长3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4.2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9亿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827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66元,分别增长13.8%、9.9%。同时,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福绵区,自治区批准玉林市全域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优惠政策,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通车,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玉林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当前,玉林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进一步释放发展动力和内需潜力;广西加快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玉林市全域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优惠政策,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和发展动力,极大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玉林市的发展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和动力同在。只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才能赢得主动、加快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玉林市新一轮改革发展,玉林市委、市政府前段时间在“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的工作部署中,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融入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战略举措,推动工业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转变,经济由农业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变,城市由内陆城市向临海城市转变,把玉林建设成为区域性大城市、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和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的发展战略。“三年打基础”,就是要打交通基础、产业基础、城市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生态基础、民生基础,就是要把玉林城市潜在的能量挖掘出来,不断增大,概括起来就是做大经济总量、扩大城市体量、增大发展潜量。“五年大变化”,根本标志就是要建成“两城市一中心”。即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玉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玉林、北流实现同城化,龙港新城初步建成滨海新城,玉林成为区域性大城市;商贸发达,全面融入北部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建成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在“两城市一中心”的目标中,区域性大城市是玉林的城市定位,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是玉林的功能定位,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是玉林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为加快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建成“两城市一中心”目标,今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城市形象提升年”、“园区建设攻坚年”、“作风建设服务年”和“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融入自治区“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战略举措,强产业、上项目、建交通、扩城镇、优生态、兴教育、惠民生,推动工业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转变,经济由农业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变,城市由内陆城市向临海城市转变,加快建设区域性大城市、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为实现“两个同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全面深化改革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强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而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新的突破,关键在人,关键在落实。对于玉林市来说,应该如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王凯: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人心所向,是玉林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赶超跨越、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法宝。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改革,坚持用改革创新统领各项工作,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型、促民生改善,以改革成效取信于民。突出在统筹城乡、开放合作、非公经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社会治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六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域覆盖;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入股、抵押、信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配套政策,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行政区划改革,推进撤镇改街、撤村改居,推动自然村向中心村集聚、中心村向新型社区转变,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支持玉柴集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快财政预算制度体系改革,推进“三公”经费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财政风险。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文化、科技、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各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等阶梯价格制度。改革信访工作体制,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根本保障。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这方面,玉林市有何举措?
王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事关玉林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玉林市将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突出发展八大产业。未来5年,玉林市将深入实施工业跨越发展“1131工程”和“十大行动计划”,力争实现“3年突破2600亿,5年跨越5000亿,8年超过1万亿”的目标。以玉柴为龙头,大力发展机械产业,支持玉柴开展二次创业,加快进入上游、切入终端,打造千亿玉柴和千亿机械产业。以科创药业、康美药业、和黄药业、修正药业、燕京、旺旺、南方食品为龙头,打造600亿元医药食品产业。以三环为龙头,打造400亿元陶瓷产业。以中金镍合金为龙头,打造30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以龙潭进口再生资源园区为龙头,打造300亿元再生资源产业。以华电热电联产、华润新能源为龙头,打造200亿元新能源产业。以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200亿元新材料产业。以佳鑫电子、菱通竞业、雅视科技为龙头,打造2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
推进八大园区建设。全面推进玉柴产业新城和玉柴工业园建设,大力引进一批玉柴配套企业,打造千亿园区。全面推进龙港新城香港产业园建设,把龙港新城香港产业园打造成为600亿元园区。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加快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300亿园区。全面扩容提升玉林经济开发区、北流日用陶瓷产业园、容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园、粤桂合作产业园前期工作。加快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园区土地储备,加大对重点园区的支持力度,增强园区投融资能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坚持区城同建、产城融合,加快园区路、水、电、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建立非公企业投诉维权机制和法律保障风险防范机制,推进全民创业,全力创建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培育玉商总会,支持创建玉商产业园,打响玉商品牌。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扶持南方食品等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支持服装皮革等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积极推动优质企业到主板上市。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工程机械、柴油机、中医药、日用陶瓷等产业工程院建设。完善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鼓励和引导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记者: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玉林市如何做好当前的农业农村工作?
王凯:玉林是广西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良好。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农业农村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抓好农业基础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开放合作,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农业强市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幸福。
抓好粮食生产。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广超级稻种植,深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十、百、千、万”工程,抓好陆川县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结构。围绕建设中国“南药”基地目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优化种养结构,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水果、蔬菜、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名村名品。加快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支持兴业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全区、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
完善经营体系。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集中。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行动,推动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快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深化桂台农业合作和农业“南北合作”、“东西对接”,充分利用广西农交会等平台和农产品网上展销等途径,促进生产基地和城镇超市对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记者: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福祉。结合玉林市的实际,如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王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把握好“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个关键,造福群众和富裕农民这个目的,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优化城镇规划布局。加快编制完善新型城镇化规划,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城镇化产业支撑。突出岭南生态特色、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山水园林风光,延续城市人文历史脉络,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魅力城镇。
抓好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玉东新区开发建设、玉州区旧城改造、福绵区扩容提质,提升城市的首位度和综合承载能力,力争到2020年把玉林市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人口超100万的区域性大城市。推进红星国际广场、万达广场等现代新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市路网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通信、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数字玉林建设。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抓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推进玉—北同城化发展。把北流城区纳入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体系,推进交通同网、生态同建、环境同治、设施同享。建成玉北大道、教育东路延长线,提升交通便捷度。加快“七彩田野”建设步伐,推进联接湿地公园和会仙河公园的城市绿道建设,打造城市“绿轴”、“绿核”。支持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玉东、北流延伸,逐步实现通信、供水、燃气、公交、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联网对接。
实施大县城战略。统筹推进县(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把北流、博白建设成为50万人以上的城市,把陆川、容县、兴业建设成为20万人以上的城市。支持博白、陆川、容县逐步撤县设市。实施重点镇培育计划,加大对中心镇的支持力度,抓好22个自治区级重点镇和32个市级中心镇建设。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人口城镇化核心。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培训服务,促进稳定就业。完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健全城乡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的比例。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记者:服务业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共生、便捷互通的大型业态。玉林商贸底蕴深厚,人民群众经商营商意识很浓,自古就是“岭南都会”,消费总量在周边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玉林市如何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王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玉林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实做新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深入实施“商贸兴市”战略,积极推进毅德国际商贸城二期、宏进农批中心二期、中药港二期、西联钢铁物流、海生药业物流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快递物流产业园,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加快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抓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开展“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做好特色文化街区规划,启动建设茂林古镇·天门老街和玉州区大南路夜市街,继续推进文化艺术城(二期)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园和印刷工业园规划建设,积极发展印刷、出版发行、广告会展、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统筹推进一批旅游项目,抓好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的建设完善,加快岭南客家(陆川)温泉建设步伐,启动建设龟山体育休闲欢乐世界、药用植物园、桂台园艺文化城等项目,推动旅游景区景点提质升档,打造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容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积极引进培育大型旅游集团,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策划、宣传和营销,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打响玉林旅游品牌。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大“引银入玉”力度,支持筹建玉商银行,推动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信息中介、咨询评估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家政等消费性服务业,促进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
加快全域开放合作
记者:开放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发展的活力。实践证明,谁对外开放合作意识强、力度大,谁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惟有开放合作,才能看到差距,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成员城市,玉林如何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王凯:只有开放合作,才能赢得发展。玉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空间取决于开放合作的空间,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开放合作的水平,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取决于开放合作的程度。玉林发展相对滞后,但开放合作决不能落后,否则就意味着自甘落后。因此,开放合作是玉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玉林将全面融入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开放战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内外融通的开放合作大格局。
完善开放合作格局。加快“东靠南下”步伐,全域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合作,大力推动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作共建。加强与泛珠三角、粤港澳台的合作,主动融入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办好玉博会、药博会、陶博会。
突出产业招商合作。建立“招大、引强、选优”体制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围绕八大产业和县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产业集群项目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强与央企、民企、外企的招商对接,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积极发展出口加工贸易,扶持机电、陶瓷、服装鞋类、健康食品、编织工艺等行业扩大出口。培育发展自主进出口经营企业。加快建设北流日用陶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自治区级编织工艺品出口基地、皮革及制品出口交易基地、休闲服装加工出口基地。支持龙潭产业园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推进玉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建设玉林口岸。
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记者: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玉林市怎样加快改善和保障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王凯:只有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高。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工程工作机制,重点实施社保、教育、文化、交通、城区“五小”工程建设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振兴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从今年起到2017年,多渠道筹措100亿元,新建100所学校,改扩建一批学校。推动学前教育多元化办学,努力解决“入园难”问题。加快玉林师院新校区建设。支持重点职业中专建设发展,加快玉柴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设,筹备共建广西医科大学药护学院。推进玉林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积极发展与本地产业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文艺创作奖和签约文艺家制度,挖掘玉林历史文化资源,扶持创作一批地方戏、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剧等文艺精品,支持博白杂技等特色文化品牌发展。加快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名村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扶持职业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进一步抓好“扫黄打非”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政策扶持、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城乡充分就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全民医保体系。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完善社会救助等制度,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开设政府平价商店,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和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到户扶贫。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强扶贫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和队伍建设。实行差异化扶贫考核。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建设“好人社会”。加强“法治玉林”、“平安玉林”建设。完善信访工作体系。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区矫治工作机制和特殊人群管理制度。加强安监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好转。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完善社区共建机制,推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
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记者:作风建设事关发展大局。要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和建成“两城市一中心”的目标,玉林市如何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为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王凯: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和建成“两城市一中心”,良好的作风是保障,干部队伍是关键。从今年2月底至明年2月,玉林市将统一开展“作风建设服务年”活动,以服务企业增效益、服务项目促发展、服务群众暖民心、整治作风强保障“三服务一整治”为主要任务,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提速上、政务环境的优化上和广大群众的笑脸上。
要在服务企业中检验作风,通过开展“进企业门、听企业言、解企业难”活动,促进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在服务项目中比拼作风,深入开展“进工地、送服务、解难题”活动,确保项目早落地、开工,早建成、投产;要在服务群众中改进作风,通过开展“进万家、送温暖、办实事”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要在专项整治中提升作风,坚持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作风方面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