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路上就听了很多陈学东的故事:他高中毕业去山沟沟里当兵,一不小心却成了“爱迪生”,在导弹方面攻克的科技难题折服专家教授。陈学东在基层技术岗位17年,取得30余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有的进入新型武器研制生产,有的解决了制约训练“瓶颈”问题,有的直接产生巨大战斗力。
草根陈学东为什么能成为导弹技术行家?笔者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他。
陈学东个子不高,话不多,还带着很重的南方口音。但他总是笑眯眯的,回答问题轻言细语。笔者暗想,他平时带博士硕士搞科研,应该也如此和蔼可亲吧。
高中生领衔筹建技术室
大家都说,陈学东干的是技术员的活,可干成的都是司令员关注的事。他一个高中生能成为导弹专家,也因为他身为士兵时,操着将军的心。
1997年6月,陈学东还是技术科的一名助理员,在基层连队跟岗见学。一次,连队组织装备测试,突然,装备出现故障,测试被迫中止。
面对突如其来的技术难题,在场的十几个新老专业技术骨干都傻了眼,商量着等厂家师傅来解决。陈学东随口问了句:“出了问题动不动就找厂家,将来打起仗来怎么办?”
晚上,陈学东彻夜难眠,他想:“我们二炮是高技术部队,如果装备出了问题却不会排除故障,还怎么打仗?”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我要去搞技术!”
2002年,陈学东作为新武器试训队成员学成归来,准备在科研上大展拳脚,但当时简陋的条件像考题一样摆在他的面前:技术室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固定队伍、专业器材、专项经费,甚至连个像样的科研场所都没有。
一起参加试训队的技术骨干多数打起了“退堂鼓”,认为条件还不成熟。但陈学东说:“在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我们国家还搞出了两弹一星,现在条件比那时好多了。”
旅领导对陈学东刮目相看,大力支持他这个高中生领衔筹建技术室。陈学东不负众望:缺少操作间,他就把办公室门外一段7米多长的走廊用门一隔、摆上桌子木板,充分利用起来;制作模拟器材缺乏零配件,他就从阵地、废品收购站找来各种废旧的面板、机箱、线圈等元器件,变废为宝;遇到技术难题,他就一次又一次地打电话到厂家、科研院所去请教;缺乏精密仪器,他就用土办法反复测量,力求精准。在陈学东的带领下,该旅第一个技术室终于建成。
草根专家解决大难题
随着一声“点火!”,某新型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此次演练,按下发射按钮的是一名入伍刚满一年的新战士。新兵下连就能进行实装操作,不动实装实弹就能组织导弹发射训练,推动该旅实现这一重大变革的人就是陈学东。
数年前,新型导弹如同宝贝一样列装该旅。因模拟训练器材只有一套,在操作训练中,只能是一个营“练”,多个营“看”。官兵们照着书本练操作,依据图纸学技能。
如何从技术手段上解决训练受限难题?武器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都作过攻关,均没能成功。
陈学东主动请缨,申请牵头研制。那段时间,只见陈学东天天跑阵地、进发射场,通宵达旦待在办公室里,画过的图纸摞了2米高,历经数十次试验、调试,再试验、再调试……整整100天,能完全代替实弹的导弹技术训练等效装置开发成功。
又经过半年时间苦苦攻关,导弹发射训练等效装置也提前问世,陈学东的体重却急剧下降20多斤,还经常感到胃不舒服。
导弹发射阵地和导弹技术阵地的训练难题得以解决,从作战指挥、系统测试、发射训练,全部与实战对接。第二炮兵机关专门召开评审会,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十分惊讶:该成果使第二炮兵训练手段发生了新的飞跃,训练效益成倍增长。
评审会后,陈学东才得空到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发现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现在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带着胰导素和注射器,三餐和睡前都得注射。
站在笔者面前的陈学东很瘦削,说话声音很轻,总是淡淡地笑着。看着他瘦弱的身体,笔者禁不住问他:“你这么不要命地工作,到底图个啥?”他笑答:“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在部队派上用场,我就感到特别幸福。”
笔者采访得知,扎根深山25年,陈学东一共完成了大大小小69项重大演训和科研任务,32项创新成果在部队运用。
“只要你有想法,他就有办法。”旅长杨俊涛这样评价陈学东。
2009年,共和国60华诞之际,旅里官兵得知参加首都国庆大阅兵的消息后,个个群情激昂。
兴奋之余,麻烦出现了。号称“巨无霸”的新型导弹发射车个头大,铁路输送平板窄,要求装载的车辆左右偏差不超过5厘米,否则长途颠簸容易使发射车发生位移,引发安全事故。
“导弹输送安全,我来负责!”正当旅领导焦急之时,陈学东主动站了出来。
两个月后,陈学东研制成功大件位移器和发射车铁路运输支架,既解决了“定位准”的问题,又解决了“行驶稳”的问题,导弹发射车跨区长途输送不再成为难题。从此,这两项科研成果,成为伴随这支新型导弹劲旅剑行天疆、驰骋南北的“功臣”。
既能当“专家” 也能当“杂家”
某型武器装备定型会上,专家云集。陈学东作为作战部队唯一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不久,陈学东发现了产品存在消耗备件不足、人为拔高装备性能等问题。
面对在场数十位权威专家,他毫不顾及会议主办方的面子,掰着手指头,慢条斯理地一口气说出8个“不适应”。
一场带有庆功性质的定型会,被他几句话给搅“黄”了。这个陈学东啊,你说可恨不可恨。但恨过之后,又都少不了他这个“部队代表”。
懂技术、敢负责、不盲从……这是一些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对陈学东的评价,就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资深院士,也称赞他为“不是专家的专家”。
“有超常的勤奋,必然会有超常的成就”,基地政委王定放对陈学东十分赞赏。
在旅里三层楼的创新成果展里,笔者了解到,大多成果由陈学东领衔攻关。
旅指挥信息化系统开发完成,将作战文书传递、战备状态信息采集、网上视频互通、人员车辆管理五大系统高度集成,实现网上实时同步指挥、信息互通、战斗力无缝链接。
某型导弹发射车模拟训练装备的诞生,可用于新号手专业学习、技能训练、模拟排除故障和上岗考核等,使新号手成长周期比过去缩短三分之一。
阵地自动监控系统研制成功,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对导弹阵地实时管控。
陈学东是毋庸置疑的“专家”,但笔者问及他最得意的发明,没料到花238元研制的自动供水系统却名列前茅。原来,爱钻研的陈学东既是“专家”,还是“杂家”:专家干的活,他能干成;修理工干的活,他也干得很漂亮。陈学东的手机24小时处在开机状态,俨然成了一部“热线”。找他的人很多,有将军,有士兵;有科研院所的,也有基层连队的。不管是谁找到他,事事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一次,某技术阵地桁吊一度“罢工”,如果返厂维修将耗资巨大。
训练单位找到陈学东,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换上工装,亲自爬到近10米高的航吊塔架上高空作业,仅花了一千多元就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武器装备出了故障,官兵找他;油气电路发生危险,官兵也找他;甚至下水管道出了问题,官兵还找他。
前年4月一天,旅里水泵房电路突发故障。凌晨3点多,心急火燎的营房科长打电话向陈学东求援。他二话没说,钻出被窝赶到现场,经过2个多小时紧急抢修,赶在早饭前成功排除故障,保证了官兵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几天采访下来,笔者印象中的陈学东是这样的人:一个身体瘦弱但铁骨铮铮的人,一个没有豪言壮语但勇于担当的人,一个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能打仗、打胜仗目标阔步前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