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4日 星期一
古城市与现代城市发展或遵循相同规律

    科技日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推导出一种描述现代城市区域发展模式的方程,并发现该方程也能很好地描述几千年前古代城市的发展变化。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这表明存在一个每种人类社会都非常相似的层面。”论文第一作者、该校人类学副教授斯科特·奥特曼说,“这种认识有助于打破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壁垒,我们可以把历史时空中曾存在过的所有人类居住区看作是一个统一连续体,现代城市只是位于这个连续体上。”

    过去几年来,论文合著者、奥特曼团队成员路易斯·贝登康特开发出一种数学模型,能描述现代城市怎样随着人口增长变化。比如,随着一个地方人口的增长,居住区会变得越来越稠密,所需的人均基础设施会下降,而人均经济产量会提高。

    奥特曼指出,他们将这些变化用于方程中,比如外出成本、居住区规模、人口、社会活动的利益等,这些因素并不依赖任何特殊的现代技术。“如果这些模型能充分解释现代城市会怎样发展,那它们对任何社会的任何一个居住区就都适用。所以,如果这些模型预测正确,它们对古代社会也是适用的。”

    研究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墨西哥地区,这里从公元前1150年开始,经历阿兹泰克时期,结束于大约500年前。数据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收集的,涵盖约1500个居住区。数据包括考古学上可以识别的住房数量、整个居住区面积、居住区里表面散布的陶器碎片密度等。结合在一起,这些史前文物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古城遗址的人口总量、居住密度等线索。

    “我们用考量现代城市的方式来分析这些数据,结果发现模型仍然管用。”奥特曼说。

    研究人员指出,古代和现代居住区或许都遵循着相同的发展模式,并且都可预测,这一发现对考古学家和现代的城市区域研究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估计古代城市人口时,不管居住区有多大,考古学家常假定人口密度不变。而新方程考虑了人口密度往往随居住区面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样会让考古学家得到更精确的人口数量。新方程还能对考古学家起到指导作用,比如根据某古代居住区的大小来判断其中可能会有哪些发现,几英里大路小路、不同社会活动的数量、劳动分工等。“古代居住区人口应该与他们的劳动生产力有关。”奥特曼说。

    新发现对研究现代社会也很有用。因为古代居住区通常比现代城市更简单,可作为一种简单的“模型系统”,对目前设计的现代城市模型进行测试。(常丽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