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医事之痛:重提“理解万岁”
尹传红

    温馨、祥和的春节刚过,就接连发生了两起血腥的医院暴力事件。先是2月17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仅仅过了一天,2月18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李爱新,在办公室被人用匕首割破喉部,后经抢救方脱离生命危险。

    前一起凶案披露出来的另一个事实,又让人心头一惊:行凶者竟是一名未满19岁的高三学生!而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随后下发的一个紧急通知,在让人稍感宽慰的同时,却也不免生发出“剑拔弩张”之叹——按照该通知加强安保防范措施建设的要求,每20张病床得配1名保安,或者,保安员数量应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

    由“20:1”联想开去,在有着数百上千张病床的大医院里,会呈现出怎样的一种“景观”?医者、患者、旁观者又如何看?何况,这类暴力事件几乎都带着突发、玩命的性质,可谓防不胜防。笔者以为,只要隐患在,就是派武警公安“驻守”,恐怕能起到的也只是有限的威慑作用。

    因医患双方关系紧张而引发的医事之痛,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度高且久议不衰的热门话题,说其为“社会病”亦不为过。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统计,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2003年—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且都造成医务人员功能障碍、残疾、死亡等严重后果。2013年,被媒体报道的伤医案件有近30起。另据中国医师协会对2013年10月份的暴力伤医事件统计:2013年10月17日至27日,短短10天,全国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多位医护人员重伤甚至死亡。

    尽管对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探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互不信任甚至走向敌对的医患关系蔓延下去,最终受害的是病人和医生自己,是医学的进步与医疗事业的发展,甚而是整个社会。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太多的医患对立,87.2%的医务工作者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暴力伤医事件对自己影响非常大,28.4%的医务工作者明确表示会选择自我保护型诊疗,39.8%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过放弃从医的念头,超过60%的医务工作者对当前执业环境感到失望。而最新的医师执业状况调查显示,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在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

    “理解万岁”,这句二三十年前曾经给无数人带来过温暖和激励的话语,如今似乎在许多人心中已然淡漠。当“白衣天使”的美誉度伴随着医生的职业光环日渐消逝的时候,人们好像并没有特别比照过,我们所面对的就医环境和医疗体制已经大大有别于往前;在医学难题一个个被攻克、医疗奇迹不断展现出来的当下,我们常常又抱怨人类生命与疾病日益机器化、图像化,乃至模式化、指标化,而少了些温情、呵护与关爱。可是,我们却很少设身处地去想一想与我们密切相连的另一方,那个同样也有着很多无奈、委屈乃至怨愤的“白色群体”。更别提,在医疗资源紧缺、工作强度加大、收入分配机制不顺、执业环境不和谐等等背景下他们所负担的沉重压力。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伤医事件,医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医疗体制顽疾的替罪羊。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比如,有医学界人士提出,通过分级诊疗制度,能够将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分流,这有助于医生能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与医患沟通,最大限度缓和医患间的紧张关系。与此同时,提高公众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正确认识、对待疾病,让更多的人理解医学中存在的诸多未知性和风险,尊重生命、理解医生、建立互信,也能够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句话讲得好:“医疗界的每一丝冷漠,都会加倍放大到社会中;医疗界的每一丝温暖,也会加倍普照到人间去。”说到底,医患双方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双方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是伤痛,是死神。所以从本质上讲,医患双方应当是亲密无间的关系。

    “矫正”和“医治”扭曲的医患关系已成当务之急。理性和人文关怀,是医学最重要的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