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有这样一个段子,“一头猪想要过一座断桥,可断桥间的缝隙远长于猪的身长,但猪最后却过去了,问猪是怎么做到的?”后面网友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说数据是统计局统计的,有说把猪交给城管,第二天它必鼻青脸肿地出现在桥的另一侧,还有的说猪最后过去了是专家经过研究后说的……搞笑的答案中满含着对时弊的嘲讽,荒诞中透出网民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如今专家确实是一个常挨板砖的群体,一些专家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上常常发出一些挑战公众理智和情感的言论,这些言论被媒体放大后,在社会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在当前社会尤其是网络语境中,专家、教授很多时候富含贬义,它们常被“砖家”、“叫兽”这样的谐音词替代,这样的称呼同几十年前“臭老九”的名号一样令知识分子斯文扫地,不过那时是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打倒了知识分子的尊严,这回则是自下而上公众主动扯掉了专家的颜面。
社会舆论满是对专家的声讨,“有知识,没良心”、“弱智加脑残”,都是给专家冠以的标签。的确,在这个功利和浮躁的年代,一些学者学问做得不够严谨,却乐于就公共问题甚至不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高谈阔论;一些学者守不住学术的底线,求名求利心切,成为既得利益的代言人,于是有意无意地发出一些与公众切身体验相悖的言论。专家放炮言论过多,损害着学者的公众形象,腐蚀着知识界与公众的相互信任,更误导着决策者的思维,其危害不容小觑。
一些舆论指出,要破除“砖家”现象,学者要管好自己的嘴。面对扩张的知识和个人有限的智力之间的日益冲突,学者应有自知之明。哲人歌德说:“在我不能明辨是非的领域,也就不存在我的权力。”一个真正的学者懂得如何珍惜自己的话语权,不会随意将偏见和误识带到公共领域,当今的某些学者应学会言行上的自律,尤其是面对利益时的自律。自律需要人格的自重,而这唯有当权力和资本对知识的尊严充满敬畏才可能普遍实现,这是一个足够漫长而又艰巨的社会工程。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将“砖家”现象简单地归咎于学者的品德或能力,那便失之偏颇。至少也曾发生过某些满腹学识、也不乏道德和良知的学者被公众误拍的事例。部分原因是这些学者没有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学者在学术圈中面对的都是同行,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语言形式,其交流顺畅无碍。相反,当学者与公众打交道时,常常忽视他们与公众在知识的把握上是不对等的,学术语言与大众语言也是有隔阂的。所以,如仍按惯性的思维进行交流,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公众的误读,极容易被公众抓住“把柄”。因此,在媒体上当专家真得要掌握好与公众交流的技巧和艺术。
除了学者自身外,还有媒体的因素也推动了“砖家”的产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大众传媒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离不开媒体。但与此同时,媒体也离不开公众的注意,一些媒体,如电视出于收视考虑,过分地重视专家的镜前表现力,要求能说会道、善于展开话题,对专家的学识却欠缺把关。有时为了凸显权威,常常轻易就给采访对象冠之以“专家”的头衔。君不见,倒掉的林光常、张悟本之流不是曾经被某些媒体以专家身份奉为上宾吗?另外,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断章取义或者模糊了语境,或者弄个耸人的标题,这恐怕也是“造就”部分“砖家”的原因所在。
“砖家”众多与我们公众或许还有那么一丁点关系。对于学者的言论,公众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要听见几句不入耳的话,就立刻开骂,这实在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其实,学术有它自己的规律,往往超越人的经验和常识,如果总是以自己的生活或学识框框来判定学术,那显然就犯了主观主义错误。有时某些学者的学术观点固然不那么动听,但我们不妨耐心地听听他的道理,或许真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砖家”。在今天这个火气弥漫的社会,公众需要一点点宽容和包涵,这种品质对于学者、学术和我们自身都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