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
一枕湿地梦 托举生态城
——河南湿地生态呵护的“唐河实践”
丰兴汉 本报记者 乔 地

    ■改革发展新景象 

    一个原本的县级湿地公园,缘何成为国家级典型湿地保护的中原样本?河南省唐河县用前卫的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理念,实现了对湿地河流生态系统的精心呵护。

    新晋七湿地 唐河居其一

    堤岸叠翠,碧水泛波,鹭鸟低旋,树影婆娑……在唐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一年四季都可品味“白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群鹜齐飞”的秀美湿地景观。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资料,河南省新申报成功的7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包括了中原典型的湿地河流生态系统、库塘湿地生态系统、洪泛平原和草本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故道湿地生态系统。而唐河湿地公园就是湿地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典型代表。

    唐河湿地公园地处唐河两岸,北起毗河、泌阳河与唐河交汇处,南至三夹河到唐河入口处,规划总面积675.7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254.84公顷、时令性河流湿地220.01公顷,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开发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这里汇集了多处水源、无枯水期的自然河流,以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输水河共同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为特色,在河南省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袁军教授评价,唐河长达20公里的湿地现状保护较好,湿地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环境独特,森林植物景观优美,季相变化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加之区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备突出的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和休闲功能。

    “正是因为湿地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多样的湿地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在保护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水源、开展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科普宣教、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县委书记刘明杰说。

    生态新名片 标注“国”字号

    “生态蕴市,文化承城。”这是唐河中心城区建设的核心理念。

    “生态蕴市的‘头号工程’就是唐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县长康连星告诉记者,“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开发、管理、利用争创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唐河设立的高端定位。现在这一目标已顺利实现。”

    决策理念带来的是前瞻规划。“以唐河橡胶坝建设为主体,以东岸唐河外滩和滨河景观带,西岸友兰湿地公园、冯友兰纪念馆、革命纪念馆、凤山地质公园为两翼,建设完整的湿地生态保护系统”的“一体两翼”规划呼之欲出。

    高端规划带动高额投资。唐河形成了政策性资金争取、外资注入、社会投入、财政配套“四位一体”的投融资模式,创造出了全方位开放、多角度开发新格局,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从投资8亿元的唐河外滩到投资逾亿元的凤山地质公园,从投资4亿元的滨河生态长廊到各类已建成的文化场馆,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投资模式成为湿地公园建设的活力之源。

    据该县住建部门负责人邓传宝介绍,唐河湿地公园按照4A级风景名胜区标准,打造了南到三夹河入口、北至桐河嘴、总长5公里的滨河游览区,游览区总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4.2亿元。已建成一期工程橡胶坝和滨河景观带,二期工程友兰湿地公园、冯友兰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凤山地质公园,三期工程唐河外滩项目正紧张施工,四期工程将延伸两岸景观至三夹河入口。

    由此,唐河湿地公园的“国家级”标签日渐明晰。

    一枕湿地梦 托举生态城

    长河竞秀,倾城盈绿。唐河湿地公园建设的“生态效应”呈现喷薄之势。

    县林业部门负责人马志克说:“国家林业局通过多次来唐考察论证,全票通过唐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申报,足以证明唐河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精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这将在‘生态蕴市’决策理念的践行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事实就是这样,唐河城市生态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继完成唐河老城区文峰广场、职工游园、飞凤游园、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公共绿地铺设之后,唐河在旧城改造项目中启动了新辉广场、宝塔广场、飞天游园、水木澜山等10余个总投资近20亿元的旧城改造公共绿地建设项目。

    今年,唐河再次把以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主导的“幸福家园创建深化年”作为县域发展的两条主线之一,加快了“美丽唐河”的建设步伐。漫步唐河湿地公园,可以看到这里园林景观区、休闲活动区、湿地游览区一区一主题,奇花异草共生、曲径回廊相连、密林疏木交错一步一景致,珍禽戏水、轻舟穿梭、垂柳拂风一景一看点,让唐河人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唐城绿魅。

    数据显示,唐河湿地公园内,橡胶坝总蓄水面积超过2200亩,整个唐河两岸绿化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已突破40%,140多万唐河人成为直接受益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