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3日 星期四
同一个大棚:“阳面”种菜 “阴面”出菇

    本报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高 奇 刘 剑

    ■新春走基层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棚,怎么从未见过?”日前,记者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鑫瑞园蔬菜种植合作社基地惊奇地看到,新建的蔬菜大棚被隔断,隔断板上铺设了一层厚厚的黑色薄膜,形成了向阳和背阳两部分;而后墙是塑料薄膜,上面盖着棉被和草苫。

    看到记者疑惑不解,合作社社长于修坤笑着解释道,这是合作社自行探索的大棚样式。这种大棚最大的优点是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传统的蔬菜大棚,即使是阴阳棚,都有一座土墙,宽度在5—9米不等,这部分土地实际效益并不高。“在传统模式下,如果一个大棚占地1亩,有效种植面积大约300平方米,使用塑料薄膜后墙,有效种植面积就会增加200平方米。”

    “阳面要求温度高,白天需要掀草苫子增温;阴面要求温度低,通常白天要盖上草苫子。”于修坤说。鑫瑞园这种新型的蔬菜大棚设计宽度为16米,其中,前12米为阳面,后4米为阴面。阴面的保温性要差一些,为此合作社在大棚“阳面”种植西红柿、青椒等常规喜光作物,“阴面”则用来培育食用菌等喜阴作物。

    在“阳面”和“阴面”之间,鑫瑞园还专门设计了通风口,使蔬菜和食用菌的产量均能提升30%。于修坤对记者说:“菌棒释放二氧化碳,而蔬菜恰好需要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形成的湿度又反过来满足了菌类生长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封闭的循环链。”在同一个大棚里,菌棒打碎后可以快捷地埋进地里,成为蔬菜的有机肥料。养菇后的废弃培养料有机质含量高达30%,是秸秆直接还田的3倍,含氮量比新鲜的鸡粪还要高,同时保湿,地面还不长草,避免了病虫害。“阳面”收菜 、“阴面”出菇,效益怎么样?于修坤说,香菇和木耳等菌类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5倍,投入却减少20%,一反一正,效益翻番。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