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甘蔗种植被比喻为甜蜜的事业,而这个榨季,蔗农尹如恩才算是真正尝到了甜头。
快过年了,尹如恩一边采办年货,还要一边张罗着地里的活计。由于科学种田,今年他家的甘蔗平均亩产8吨以上,50亩产值估算超过20万元,年增收将近一倍,这样的产量和收入在当地甘蔗种植户中,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产量上来了,活儿也多了,还有多一半的甘蔗没有砍收,尹如恩惦记着要尽快整治,不然开春甘蔗出芽恐怕要受到影响……
甜蜜的事业为何变了味儿
在广西武鸣县,60岁的尹如恩已经种了40多年的甘蔗,头几年他真觉得干不动了。糖价持续走低、甘蔗亩产不高直接影响收入,再加上种植砍收基本上是全靠人力的苦活儿,许多蔗农都换种了木薯、龙眼。几年前,尹如恩原本也打算转行了。
广西是国内最为重要的食糖主产区,年食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但大片的甘蔗田却没有给蔗农带来丰厚的收入。
“现在甘蔗的收购价不高,每吨450元,但种甘蔗花钱可不少,雇人砍一吨甘蔗就要100多块。”尹如恩的账算得很清楚,“加上农药化肥,如果亩产达不到4吨,我们就算白干了,亩产6吨,也就有700元的收益。”科技日报记者在武鸣县采访时了解到,甘蔗降价、成本上涨双重因素共同挤压着当地蔗农的收入空间。
蔗糖产业本就有着“一高三低”的说法:生产成本高、单产低、糖分低、劳动生产率低。近几年,农民在生产上的技术改进缓慢,加上化肥的使用泛滥,广西的甘蔗正面临着产量和含糖量同时下降的问题。由于缺乏科技指导,产量下降的同时蔗农一味追加化肥施用量,过量的化肥导致甘蔗含糖量降低,也让糖厂效益受损,反过来又影响甘蔗的收购价格。
农民种植甘蔗的收益越来越低,积极性下降,许多蔗农已经选择其他经济作物,甜蜜的事业似乎不那么甜了。
甘蔗亩产12.6吨的“秘密”
在农机领域,甘蔗的种植机械化一直是个难题。“在目前不能完全依靠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单产才能保证蔗农的收益,提高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从而保障我国的食糖供给。”高级园艺师张业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3年12月27日,在尹如恩的甘蔗地里,武鸣县农业部门组织了现场测产,12.6吨的亩产数据高出对照田将近3倍(对照田亩产4.4吨),让现场的农技人员都吃了一惊,但其实甘蔗高产的窍门在武鸣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为了提高甘蔗单产,武鸣县农业部门与内蒙古永业集团联合推广增产技术,永业科技服务站的农技辅导员来到田间地头指导蔗农科学种植,通过使用永业生命素提高产量。
永业生命素是一种农作物肥料,它利用内蒙古的风化煤和褐煤资源,通过降解、萃取、活化等处理,取得高活性的腐植酸(黄腐酸),将之与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制配出含腐殖酸的水溶性肥料。把它按比例稀释后,根据不同动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行拌种、浇灌、叶面喷洒等,便能达到增产增效增质和抗病虫害等作用,对于甘蔗蔗种宿根作物,效果更加明显,张业光说。
正是这瓶生命素,让尹如恩今年的甘蔗亩产“放了卫星”,也让武鸣县的许多蔗农都尝到了甜头。
给蔗农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尹治进是尹如恩同村的甘蔗管理员,负责安排甘蔗砍收。他的账本更直观地记录了这两年村里甘蔗的增产情况:2012年比2011年的产量大约提高了2000吨,而2013年从农户收割的面积和上交糖厂的数量来看,预计还会在2012年的基础上提高5000—6000吨,全村甘蔗纯收入将增加200多万元。
而这样的收益并不是仅仅靠一瓶永业生命素就能达到的。2012年,村里三分之一的地块都用上了永业生命素,虽然全村甘蔗产量也有了大幅提高,但蔗农也发现有人用了生命素效果好,产量高,宿根强,二三苗出芽好,甚至倒伏也很少,但也有人用了以后增收效果不明显。
“一开始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生命素该怎么用。”尹如恩说,“是永业的科技服务站的农技员上门服务来教我们。”
为了引导农户关注,统一使用方法,当地农业局与永业一起共同建立起了3个万亩高产示范区。通过做样板观摩指导农户,并组织了大量的村组农户培训,高产技术很快得到了普及。
永业立体综合的农业科技服务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永业公司华南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廖洪师介绍说:“不仅卖产品,我们还要通过技术服务帮助农民增收。”
遍布全国乡镇村庄的3万5千多个永业科技服务站,正在致力于给农民提供产品+技术,甚至包括农资贷款及农产品销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完成着从赚农民钱到帮农民赚钱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