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好项目却没有启动资金,这是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烦恼”,如果政府能够整合资源、伸出援手,搭建平台、创新服务,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日前结束的“相约高新区”第三届烟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就有两个项目分别获得300万和500万元风险投资基金扶持,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市科技引擎和创新高地,烟台高新区吸引聚集了900余家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发展壮大这批企业,高新区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孵化工程,在引进、孵化、培育、发展每个环节为其“保驾护航”。
缺少资金怎么办?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烟台高新区在设立全市首家科技银行的同时,放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建起了5000万元助保金平台、设立4.6亿元创投基金和3000万元大学生创投基金,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搭台,整合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信用资源,放大财政资金效益,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有了丰厚的资金链,完整的“技术链”也至关重要。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是园区孵化、培育、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样板。科技园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采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化运营”的模式,搭建现代生物医药创新的完整技术链条,搭建了包括生物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中试基地等在内的9个公共技术平台,通过配备各类专业人才、开放使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联合技术攻关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科技中小微企业更加注重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各类孵化器是优质“服务链”的重要载体。高新区科技CBD创业大厦、中俄科技园、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等三大综合孵化器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专业孵化器建成启用50万平方米,到2015年建成200万平方米以上,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集聚、顶天立地发展提供广阔平台。以此为平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很多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像译酷科技公司,这家中俄科技园的在孵企业,入园一年后便发布译酷俄语云平台,成为全球最大的俄汉—汉俄在线搜索平台和行业领军者。
伴随着企业发展,园区自主创新提升显著提升。据统计,目前烟台高新区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65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2件,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84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6.7%,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及增长率4年来均居全市首位,接连获批国家火炬计划海洋生物与医药特色产业基地、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和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被科技部批准创建蓝色经济创新型特色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