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志强)由贵州航天林泉电机公司承建的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历时3年建设,于1月6日获科技部批文正式通过验收。该中心的建成,有力提升了我国精密微特电机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该中心通过开展大温差和极端真空条件下材料应用、轴承真空条件下的润滑技术、热设计技术、极端环境下的测试技术等研究,突破了极端环境的电机制造工艺、材料、特种元器件等关键技术,配套“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产品顺利交付使用,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
精密微特电机是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办公自动化、家庭现代化、武器装备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部件,仅一台机器人就需要各种规格型号的微特电机近30个,世界微电机需求量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2009年10月,科技部批准以贵州航天林泉电机公司为依托,组建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提升我国微特电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期间,贵州航天林泉电机公司联合哈工大、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贵州大学等,重点围绕高速电机、极端环境电机、高效节能电机、高功率密度电机、高精度电机驱动界控制技术、新原理和新结构电机、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等方向展开工程化研究和产品开发。同时,中心按照技术研究开发和市场开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依托贵州航天林泉电机公司军工背景与高校合作共建的形式,成功进行了军民融合,资源和成果共享,东西部合作的运行模式探索。3年间,中心承担实施了14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在5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7项共性、关键技术,申请各类专利98项,29项获授权;完成12项产品的生产成套技术研究,并全部实现工程化,尤其重点完成了载人航天、登月、大飞机等4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配套任务。与上汽集团、上海微泓自动化设备公司等合作,在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空调压缩机电机、航空座椅电机、机械臂电机等方面实现了工程化、产业化、规模化;与谢菲尔德大学、哈工大、浙大、上海交大等17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开展产学研联盟,在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关系。
记者了解到,中心组建3年间,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新兴行业,累计实现收入近3亿元,推动相关产业每年新增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同时中心工程化研开及技术推广应用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已初步成为积聚国内优势资源对精密微特电机领域关键性工程化技术进行研发、集成的重要技术创新平台,对我国精密微特电机行业发展有重要支撑、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