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家
在日益严峻的雾霾污染形势之下,环境治理已成为地方政府民生领域的头等大事。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即表示已经向国务院立下“生死状”:治理不好污染就要“提头来见”。无独有偶,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也立下“军令状”:钢铁新增一吨产能就地免职,以确保“三年让大气质量有所好转,五年有所改善”。
“生死状”和“军令状”彰显了地方政府下大力气治理雾霾的诚意与决心。从另一方面看,以如此稍显急切的立“生死状”与“军令状”的方式来治理雾霾,同时凸显了政府在面对雾霾这一难啃“硬骨头”时的无奈。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形成横亘大半个中国范围的雾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要根治这一环境恶疾也绝非一时一地之力所能为。当下,即便是关于雾霾的成因这一基本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科学的定论。从科技日报举办的科学治理雾霾主题座谈会上专家的解读中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管窥一二。
近年来,通过各地治理雾霾的“实战”,我们已经在污染现象和减排量关系上“一定程度摸到了脾气”。但“重污染天部分机动车停驶、禁区烧烤处罚不封顶”等“釜底抽薪”的举措恐怕也只能管得了一时。当前的现实情境之下,“治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治本”。
“污染源解析不清楚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好比医生没诊断就抓药”。要从根源上治理雾霾,离不开科学研究的厚实积累。早在1998年,科技部就已开始支持PM2.5的基础研究。正是在这些领先现实一步的研究之上,我国建立了复合污染监测和评估体系,源解析、决策支撑体系等,为科学应对雾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治霾长宜放眼量,科学地应对雾霾需要各方面长期协同努力。期望通过科技突破和管理创新,在各区域的共同努力下,有一天我们不必再为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而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