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中影局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正是因为它的存在,中国大陆当代电影才有了相比别国更为丰富的存在方式和分野。你甚至可以说,正是它令中国的电影更为多元,也正是它,赋予了当代中国电影业以丰富的故事和幽深的内涵。近些年来,它也为影迷们制造过诸多传奇,它的审查和禁令,曾经为多少电影以及电影人或带上了炫目的光环或蒙上了迷离的薄纱……
在这层意义上,对于某些中国电影来说,中影局的禁令就像是一件情趣内衣。因为情趣内衣的逻辑告诉我们,所有遮蔽的本质其实都是强调。而当我们回首往事,看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禁令帮助一部又一部中国电影成就了其地位和意义时,我们不禁要感慨:这是多么具有强调效果的遮蔽!这是多么好的内衣!
4年前,《无人区》穿上了这件内衣。当然,这令它在影迷的眼中价值小增,神秘而又性感。更有趣的是,时隔4年之后,它还能脱……
所以,作为一个影迷,看《无人区》的趣味之一在于:脱了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这句话说得理性些,就是,曾经的猜测与想象到底和真实之间存在有怎样的差异?在禁令的内衣之中,盛名之下,是否难符?
我在看完之后的结论是:果然难符。就像宁浩自己不断向别人强调的,他说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拍商业片的匠人,不是什么艺术家一样。《无人区》给我的感受其实就是一个“匠气”略重的商业片。
“匠气”这个词是我个人对宁浩电影中令我不满的那些成分的总结。对我来说,从第一部公映影片《疯狂的石头》到《无人区》,宁浩的电影始终都伴随着一丝的“匠气”。虽然未必重,但也从未断。
我所说的“匠气”,是一种主要来自于情节上的刻意感。当然,这同宁浩式的商业片风格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几乎宁浩的所有电影都是围绕着同一类型的主题展开的,我暂且把它归结为“巧合”与“失控”。而制造这些“巧合”并使之具有人物行为逻辑上的合理性,再让这些合理的逻辑线索交错,并最终引发出一个“失控”场面,正是此类电影编剧的核心。从这个角度说,这样的电影好不好,重点在两个问题上,第一,“巧合”究竟够不够“巧”?第二,结尾的“失控”究竟好不好玩儿?所谓够不够“巧”,其内涵在于,编造的“巧合”终归可能不够天然,不够滑顺,因而需要不断地打磨,好让它合理平顺,而作为落点的“失控”,是所有“巧合”堆积的最终目标,如果不够有趣,则即使“巧合”的设计很好,也不免蛇尾。
在这层意义上,如果我们比较《疯狂的石头》和其参考作《两杆老烟枪》就能够发现,首先,被参考作品的编剧顺滑程度要明显高于宁浩的作品,宁浩的电影中,总是有一些刻意的为了“巧”而忽略人物性格发展,甚至模糊了日常逻辑的细节。而在结尾,在导致失控场面出现的原因和失控场面所引发的结果这两项上,《烟枪》也明显比《石头》更为荒诞并因而更有趣味和内涵。
当然,从《石头》到《无人区》到《黄金大劫案》宁浩确实变得比以前要成熟。但是,这种成熟更多地表现在摄影风格设计和调度风格的探寻上,以及摒弃了初生牛犊的心态而导致的商业性的完善程度上。在他的最新作品中——无论是现在上映的《无人区》,还是客观上时间更近的《黄金大劫案》——当年《石头》的剧作毛病依然。“巧合”依然有着刻意的痕迹,人物依然间或为了情节的推进而出现或消失,并不那么像一个真正在这世间活着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宁浩不断地为了成全情节而部分地牺牲人物的完善性和真实感,那么,他的电影还真的是:无人区。
我有理由相信,这是宁浩对于剧作的把控能力和他的世界观、电影观的忠实体现。他是一个更倾向于利用机巧的小聪明来编织巧合,并乐此不疲的人。
以我的观点来看,如果宁浩能够把电影的重心再多往塑造人物性格的方面放一些,甚至可能为了人物而省去一些小聪明的、表面看似搞笑或有趣的情节。那么他的电影能够升华到一个至少在我看来更高的水平。彼时,如果宁浩还说他不是个艺术家,我也会发自内心地认为他是。但现在,当宁浩自己说,他只是一个匠人时,我绝对不会说宁浩是在谦虚。
我只能说,既然他追求什么就得到了什么,他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了。只不过,他的电影真的是“无人区”。
最后,话语回到开头,既然“无人”,脱和不脱,也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了。赤裸的塑料人偶在橱窗里多的是。而给这电影穿上内衣的中影局,其实只不过是错认了“人”的存在罢了。我想,那是因为他们眼睛一向不太好。